[发明专利]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5071.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庭;孙竹芳;郭子芳;周俊领;谢伦嘉;苟清强;杨红旭;李颖;曹昌文;俸艳芸;黄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10/02;C08F210/16;C08F4/6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氯化镁醇合物;2)钛化合物;3)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4)第一有机铝化合物;5)内给电子体化合物;6)任选的自由基引发剂;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式(I)所示的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反应,能够同时具有好的活性、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且制得的聚合物粉料粒度分布集中。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烯烃 聚合 固体 催化剂 组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氯化镁醇合物;2)钛化合物;3)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4)第一有机铝化合物;5)内给电子体化合物;6)任选的自由基引发剂;所述钛化合物的通式为Ti(OR”)nX4‑n,式中R”为C1‑C8的烃基,X为卤素,0≤n≤4;所述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的通式为R1R2C=CR3‑COOR4,式中R1、R2和R3为氢原子或C1‑C8的烃基,R4为C1‑C8的烃基;所述第一有机铝化合物的通式为AlR’aX’bHc,式中R’为C1‑C14的烃基,X’为卤素,a、b、c均为0‑3的数,且a≠0、a+b+c=3;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式(I)所示的环三藜芦烃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式(I)中,M1、M2、M3、M4、M5和M6相同或不同,各自选自氢、羟基、氨基、醛基、羧基、酰基、卤原子、‑R1’或‑OR2’,其中,R1’和R2’各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G1‑C10烃基,取代基选自羟基、氨基、醛基、羧基、酰基、卤原子、烷氧基或杂原子;当苯环上相邻的两个基团M1和M2、或者M3和M4、或者M5和M6各自选自‑R1’或‑OR2’时,两个相邻基团间可任选地相互成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50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