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26491.5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香竹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大体积基础由左至右依次等距离分为四个浇筑区域,每个浇筑区域留置缓浇区域,缓浇区域留置在浇筑区域的右边,在施工时四个浇筑区域混凝土各自进行浇筑,缓浇区域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大体积基础内部设置混凝土孔,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来减少水泥用量,水泥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掺入木钙减水剂,混凝土用木抹收压终凝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加草垫覆盖后淋水养护不少于7d。拆模选用混凝土浇筑7天后进行,养护时要充分浇水使木模浸湿。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混凝土 大体积基础 大型混凝土 掺入 留置 施工 养护 混凝土浇筑 木钙减水剂 膨胀混凝土 塑料薄膜 粉煤灰 浸湿 水化 矿渣水泥 内部设置 水泥用量 草垫 拆模 淋水 木模 终凝 浇水 水泥 覆盖 | ||
【主权项】:
一种大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大体积基础由左至右依次等距离分为四个浇筑区域,每个浇筑区域留置缓浇区域,缓浇区域留置在浇筑区域的右边,缓浇区域长度为600~800mm,在施工时四个浇筑区域混凝土各自进行浇筑,每个缓浇区域混凝土待每个区域混凝土浇筑完毕10~12小时后再进行浇筑,缓浇区域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强度比非缓浇区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缓浇区域混凝土掺入缓凝剂,缓浇区域混凝土的缓凝时间比已浇筑混凝土延长4h;大体积基础内部设置混凝土孔;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过350kg/m3,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来减少水泥用量,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质量的5%~10%,水泥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掺入木钙减水剂,木钙减水剂为水泥用量的0.25%;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混凝土用木抹收压终凝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加草垫覆盖后淋水养护不少于7d;泵送混凝土坍落度采用10~12cm,在初凝前用木抹搓平收压两遍,避免塑性收缩及沉降缩裂缝产生;拆模选用混凝土浇筑7天后进行,养护时要充分浇水使木模浸湿,既可散热又可保温,拆模后应尽早进行边墙外侧的防水施工,并抓紧随时回填夯实土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香竹,未经叶香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64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防裂施工方法
- 下一篇:大直径根键顶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