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及其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2246.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徐翔;肖舜明;刘进;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诚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C02F1/0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及其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具有换热管束在蒸发室内无支撑旋转,换热管束外周环向设置螺旋推料带,蒸发室内布置喷淋蒸发嘴,加热蒸汽多流程换热利用,凝水在线无滞留外排,提高热效率,节能降耗,且该蒸发器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可根据含盐废水物料参数进行组合,选用机械压缩蒸发、单效及多效蒸发的工艺使系统本身能基本达到热平衡,从而大幅度减少外来新鲜蒸汽的消耗。本发明包括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和一种使用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主要应用于含盐废水的处理。 1 | ||
搜索关键词: | 含盐废水 蒸发器 加热循环 内旋 蒸发 换热管束 废水处理技术 室内 多效蒸发 机械压缩 加热蒸汽 节能降耗 螺旋推料 物料参数 新鲜蒸汽 热效率 多流程 热平衡 外周环 单效 换热 喷淋 外排 滞留 消耗 支撑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室(9)、分离室(10)、蒸汽室(19)、换热管束(14)、转轴(44)、底座(1),所述蒸发室(9)与底座(1)固定连接,蒸发室(9)内设置换热管束(14),蒸发室(9)顶部设置物料进口(7)、喷淋进口(13)、分离室(10),蒸发室(9)底部设置物料出口(24),蒸发室(9)两端分别固定左端盖(5)和右端盖(16),所述右端盖(16)上设有循环出口(23),右端盖(16)外侧固定蒸汽室(19),蒸汽室(19)上设有蒸汽源进口(18),分离室(10)上设有蒸汽出口(11),所述转轴(44)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支撑(3)和右支撑(21)上,由传动装置(22)驱动,转轴(44)依次贯穿左端盖(5)、蒸发室(9)、换热管束(14)、右端盖(16)、蒸汽室(19)带动换热管束(14)旋转,所述换热管束(14)外周环向设置螺旋推料带(38),换热管束(14)包括换热管(37),所述换热管(37)以转轴(44)为中心径向均匀发散分布,换热管(37)两端分别连通凝水腔和蒸汽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水腔包括圆筒形封闭腔体,储水腔(35),凝水收集器,所述圆筒形封闭腔体由凝水腔端板(32)、凝水腔围板(34)、凝水腔管板(36)、转轴(44)合围成形成,所述换热管(37)的一端与凝水腔管板(36)固定连接,所述储水腔(35)沿凝水腔围板(34)周向等分布置,储水腔(35)一端与圆筒形封闭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凝水收集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封闭腔体设有凝水腔分舱板(33)和凝水腔物料循环管(28),所述凝水腔物料循环管(28)贯穿圆筒形封闭腔体沿径向均匀发散,所述凝水腔分舱板(33)位于圆筒形封闭腔体内部,凝水腔物料循环管(28)管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水收集器包括排水支管(27)、排水总管(29)、总管隔板(30),所述排水总管(29)设置在转轴(44)中心,一端由总管盖板(47)密闭,另一端通过外接盘(31)固定在转轴(44)上,所述总管隔板(30)将排水总管(29)分成两个腔体,每个腔体上均设有排水支管(27),所述排水支管(27)另一端与对应的储水腔(3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腔体,由蒸汽腔管板(39)、蒸汽腔围板(40)、蒸汽腔端板(41),蒸汽管(43)和转轴(44)合围形成,蒸汽腔开口侧位于蒸汽室(19)内,蒸汽腔管板(39)与换热管(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蒸汽管(43)与转轴(44)通过连接板(4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开口的圆筒形腔体上设置蒸汽腔分舱板(46)和沿径向均匀发散的蒸汽腔物料循环管(42),所述蒸汽腔物料循环管(42)贯穿圆筒形封闭腔体,所述蒸汽腔分舱板(46)位于一端开口的圆筒形腔体内部,蒸汽腔物料循环管(42)管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进口(13)连接喷淋蒸发嘴装置,喷淋蒸发嘴装置位于蒸发室(9)内,包括喷淋蒸发总管(48)和喷淋蒸发喷嘴(12),喷淋蒸发总管(48)下部设置喷淋蒸发喷嘴(12)。8.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水预热器(102)、尾气冷凝器(107)、凝水罐(110)、进料泵(101)、内循环泵(111)、排料泵(113)、凝水泵(108)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所述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为一个,进料泵(101)通过管道与凝水预热器(102)的进料口连接,凝水预热器(10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物料进口(7)连接,凝水预热器(102)的壳程通过管道与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凝水收集器连接,内循环泵(111)通过管路连接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循环出口(23)和喷淋进口(13),排料泵(113)通过管路与物料出口(24)连接,凝水罐(110)下部管口通过管路与凝水泵(108)连接,凝水罐(110)上部管口通过管路与尾气冷凝器(107)下部管口连接,尾气冷凝器(107)上部管口通过管路与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蒸汽出口(11)连接,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蒸汽源进口(18)通过管路连接蒸汽源。9.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预热器(106)、尾气预热器(105)、凝水预热器(102)、尾气冷凝器(107)、凝水罐(110)、进料泵(101)、内循环泵(111)、排料泵(113)、机械蒸汽压缩机(103)、凝水泵(108)、凝水冷却器(109)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所述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为一个,进料泵(10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尾气预热器(105)、凝水预热器(102)、蒸汽预热器(106),经换热后物料通过管路与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物料进口(7)连接,所述蒸汽预热器(106)通过管路与蒸汽源连接,所述凝水泵(108)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凝水罐(110)、凝水冷却器(109)、凝水预热器(102),所述凝水预热器(102)的壳程通过管道与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凝水收集器连接,内循环泵(111)通过管路连接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循环出口(23)和喷淋进口(13),排料泵(113)通过管路与物料出口(24)连接,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蒸汽出口(11)通过管路与机械蒸汽压缩机(103)的回气口,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的蒸汽源进口(18)通过管路与机械蒸汽压缩机(103)的出气口,机械蒸汽压缩机(103)的进气口与蒸汽源连接。10.一种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水预热器(102)、尾气冷凝器(107)、凝水罐(110)、进料泵(101)、内循环泵(111)、排料泵(113)、凝水泵(108)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所述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为两个,包括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和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对应的排料泵(113)包括第一排料泵(114)和第二排料泵(115),进料泵(101)通过管道与凝水预热器(102)的进料口连接,凝水预热器(102)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的物料进口(7)连接,凝水预热器(102)的壳程通过管道与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的凝水收集器连接,第一内循环泵(111)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的循环出口(23)和喷淋进口(13),第一排料泵(114)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的物料出口和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的物料进口(7),第一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04)的蒸汽出口(11)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的蒸汽源进口(18),所述凝水泵(108)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凝水罐(110)、尾气冷凝器(107),尾气冷凝器(107)上部管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的蒸汽出口(11)连接,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的凝水收集器通过管路与凝水罐(110)连接,第二内循环泵(115)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112)的循环出口(23)和喷淋进口(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诚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诚制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22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