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7559.X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晶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4;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聚氨酯膜片和膜片传输装置,所述膜片传输装置包括注射器外壳、推杆密封塞和推杆,所述推杆密封塞设于注射器外壳内,所述推杆密封塞的后端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推杆的后端自注射器外壳的后端伸出,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前端开设有膜片吸附口;使用前,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吸附于膜片吸附口上;使用时,所述膜片传输装置推出医用聚氨酯膜片至贴服于宫颈口表面。 1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注射器外壳 医用聚氨酯膜 推杆密封塞 传输装置 推杆 聚氨酯 吸附口 固定连接推杆 修复 宫颈口 吸附 制备 伸出 | ||
使用前,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吸附于膜片吸附口上;使用时,所述膜片传输装置推出医用聚氨酯膜片至贴服于宫颈口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上设有嵌入宫颈口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的一侧涂覆有治疗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的一侧设有吸液粘附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粘附层的材料选自带负电荷的聚合物材料,具体包括:卡波姆、聚卡波菲、透明质酸钠、海藻酸钠、聚氨基酸、多肽、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烯醇、黄原胶、改性海藻酸盐及其降解成氨基己糖和 N‑ 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海藻酸盐、淀粉接枝丙烯腈、淀粉接枝亲水性单体、聚丙烯酸盐类、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醇类、纤维素接枝丙烯腈、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盐、纤维素黄原酸化接枝丙烯酸盐、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纤维素羧甲基后环氧氯丙烷交叉交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孔膜片,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的厚度为0.02~1mm,其上的孔的孔径为0.01~30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聚氨酯膜片的材料选自聚醚型、聚酯‑聚醚型、天然高分子型以及植物油基型可生物降解 PU、脂肪族聚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凝胶,脂肪族聚碳酸酯氨酯、聚氨酯‑脲弹性体、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药物包含治疗各种宫颈疾病的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生物抗炎、抗菌、抗病毒活性的小分子、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药物活性成分、蛋白质、多肽、营养因子以及干细胞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其中营养因子选自: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分裂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抑制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淀粉肽、表皮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中的一种。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1)通过静电纺丝,将聚氨酯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高分子材料纺成厚度为0.02‑1mm的医用聚氨酯膜片,并在医用聚氨酯膜片上设置多个孔径为0.01‑300μm的孔;
(1‑2)选取具有强吸水作用、粘附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吸附凝胶;
(1‑3)将步骤(1‑2)制备的吸附凝胶均匀涂覆在步骤(1‑1)制备的医用聚氨酯膜片上形成吸液粘附层,然后晾干、烘干或冻干,即形成聚氨酯宫颈修复膜。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宫颈修复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1)聚氨酯用有机溶剂溶解,浇筑制成厚度为0.02‑1mm的医用聚氨酯膜片,并在医用聚氨酯膜片上设置多个孔径为0.01‑300μm的孔;
(2‑2)选取具有强吸水作用、粘附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吸附凝胶;
(2‑3)将步骤(2‑2)制备的吸附凝胶均匀涂覆在步骤(2‑1)制备的医用聚氨酯膜片上形成吸液粘附层,然后晾干、烘干或冻干,即形成聚氨酯宫颈修复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晶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晶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7755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