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出水BOD软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3309.9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李萌;乔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出水BOD软测量方法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直接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针对当前污水处理过程出水BOD无法实时获取、仪器设备造价高、测量结果准确性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出水BOD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基于互信息的方法提取出水BOD特征参量作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入变量;设计一种基于误差校正‑敏感度分析的自组织RBF神经网络,使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速度;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结构紧凑,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污水处理出水BOD浓度,为污水处理过程安全、平稳运行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组织 rbf 神经网络 出水 bod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出水BOD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确定出水BOD辅助变量;采集污水处理厂实际水质参数数据,记O={op|k=1,2,...,P}为出水BOD浓度,
为初步选择的可能与出水BOD相关的第j个水质变量,其中J为水质变量个数,P为水质变量的样本个数,fjp为第j个水质变量的第p个样本值;步骤1.1:计算各变量Fj与输出变量O之间的归一化互信息NI(Fj;O),计算公式为:
其中,H(Fj)与H(O)分别为变量Fj与输出变量O的熵,I(Fj;O)为变量Fj与输出变量O的互信息;步骤1.2:设置阈值δ∈[0,1],选取满足NI(Fj;O)>δ的特征变量,个数记为I,所形成的相关特征集合记为SR;步骤1.3:初始化参数i1=1,i2=i1+1;步骤1.4:根据NI(Fj;O)大小将SR中所有特征进行降序排列,选取SR中第i1个特征
如果
执行步骤1.5;否则跳至步骤1.8;步骤1.5:选取特征集合SR中第i2个特征
如果
计算两特征间的归一化互信息
以衡量所选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与
分别为变量
与
的熵,
为变量
与
的互信息;否则,跳至步骤1.7;步骤1.6:若
认为变量
与
之间存在较大的冗余性,将特征
从特征集合SR中删除,返回步骤1.5;否则,令i2=i2+1,返回步骤1.5;步骤1.7:令i1=i1+1,返回步骤1.4;步骤1.8:令S=SR,S为选取的辅助变量集合,结束;经步骤1,得到出水BOD的辅助变量,个数记为M;步骤2:设计出水BOD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构;步骤2.1:将由步骤1获取的M个辅助变量按照公式(3)归一化至[‑1,1],输出变量出水BOD按照公式(4)归一化至[0,1]:![]()
其中,Fm表示第m个辅助变量,O表示输出变量,xm和y分别表示归一化后的第m个辅助变量和输出变量;步骤2.2:设计出水BOD软测量模型结构包括三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确定其拓扑结构为M‑H‑1,即输入层包含M个神经元,分别对应步骤2.1中归一化后的M个辅助变量,隐含层包含H个神经元,输出层包含1个神经元,对应出水BOD变量;步骤2.3:设共有P个训练样本,对第p个样本(p=1,2,…,P),神经网络输入为xp=[xp,1,xp,2,...,xp,M],其中xp,m(m=1,2,…,M)表示第m个辅助变量的第p个样本;此时,神经网络的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为:
其中,wh为第h个(h=1,2,…,H)隐含层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φh(xp)为RBF神经网络第h个隐含层神经元的激活函数,定义如公式(6)所示:
其中,ch、σh分别为第h个隐含层神经元的中心和宽度;步骤2.4:选取均方误差函数为性能指标,由下式定义:
其中,dp为第p个样本的期望输出,yp为第p个样本的网络输出,P为训练样本数;步骤3:出水BOD软测量模型结构自组织设计步骤3.1:神经网络隐含层神经元个数H初始化为0,神经元变化次数n初始化为0;步骤3.2:计算当前第p个样本的网络输出误差:ep=dp‑yp (8)其中p=1,2,…,P;对所有训练样本,寻找误差最大的训练样本,如公式(9):
其中e=[e1,e2,...,eP]T;新增加一个RBF神经元,神经元个数H=H+1,按照公式(10)‑(12)设置神经元初始参数;cH=xpmax (10)σH=1 (11)wH=1 (12)其中,cH=[cH,1,cH,2,...,cH,10]、σH分别为第H个隐含层神经元的中心和宽度,wH为第H个隐含层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xpmax为第pmax个输入样本;设置参数n=n+1;步骤3.3:在当前网络结构下,令向量Δ包含所有需要更新的参数,即:
更新规则如下:Δ(k+1)=Δ(k)‑(Q(k)+μ(k)I)‑1g(k) (14)其中,k表示迭代步数,Q为类海森矩阵,g为梯度向量,I为单位矩阵,μ为学习率参数;类海森矩阵及梯度向量分别根据公式(15)和(16)计算得到:![]()
其中,ep为第p个样本的网络输出误差,根据式(8)计算,jp为对应样本的雅可比矩阵行向量,定义如下:
根据公式(5)‑(8),求得:![]()
![]()
通过公式(18)‑(20),可得到雅可比矩阵的行向量jp,当将所有训练样本遍历一遍后,则可得到类海森矩阵Q和梯度向量g,进而根据参数更新公式(14)对各参数进行更新;在训练过程中,当E(k+1)≤E(k)时,μ(k+1)=μ(k)/10,神经网络当前参数保留;反之,μ(k+1)=μ(k)×10,神经网络参数恢复至参数调整前,基于当前μ对网络参数进行更新;设最大迭代步数为Tmax,Tmax∈[100,500],期望误差值为Ed,Ed∈(0,0.01];神经网络参数学习过程经过不断迭代,当迭代步数T=Tmax或当前训练误差E≤Ed时,对当前网络训练停止;若训练停止时训练误差E>Ed,当mod(n,N)≠0时,返回步骤3.2,当mod(n,N)=0时,执行步骤3.4,这里
为求余操作,N为[3,10]范围内的整数;否则,跳至步骤3.5;步骤3.4:在当前网络结构下,计算第h个隐含层神经元的敏感度:
其中,
用于计算标准差;为了便于神经元删减时选取阈值,将敏感度进行归一化:
定义隐含层神经元的删减规则为:当NSIh<γNSImean时,神经元个数H=H‑R,将隐含层对应神经元删除,这里NSImean为当前所有隐含层神经元的归一化敏感度均值,R为满足删减条件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γ在[0,0.5]范围内取值;选择与所删除神经元欧式距离最近的神经元,其中心和宽度不变,对其与输出神经元的连接权值进行更新,更新规则如下:
其中,ws为所删除神经元s与输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wt和wt'分别为在删除神经元s前后与神经元s欧式距离最近的神经元t与输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令n=n+1,返回步骤3.3;步骤3.5:设最大总迭代次数为Ttmax,Ttmax∈[1000,2000];当训练误差E≤Ed或总迭代次数Ttotal=Ttmax时,训练停止,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结构及对应参数;步骤4:将测试样本数据作为训练后的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得到自组织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将其进行反归一化得到出水BOD浓度的预测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33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养殖池水样采集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判断水质的智能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