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空间利用型端部直撑二次位移放大装置的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8231.2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祥;丁佳伟;李万举;胡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空间利用型端部直撑二次位移放大装置的阻尼器,包括直立式移动位移撑,丁字型外伸定位支架,T型连接板,位移放大杆,带有齿条的输入杆,双联齿轮,带有齿条的输出杆,阻尼器连接件,输入端导向齿轮,阻尼器装置,阻尼器固定撑等。本发明在建筑结构变形较小或者变形较慢时把建筑物的层间相对位移经过位移放大杆的第一次放大,然后又将第一次放大的位移再经过双联齿轮的第二次放大,总共进行了二次的放大,使阻尼器产生更大的相对位移,进而阻尼器产生更大的阻尼力,从而达到更佳的减震效果。同时具有构造简单,成本可观,安装方便,操作方便,布置灵活,牢固耐用等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器 放大 位移放大装置 高效空间 双联齿轮 位移放大 相对位移 齿条 变形 阻尼器固定 阻尼器装置 安装方便 导向齿轮 定位支架 发展应用 减震效果 建筑结构 移动位移 丁字型 连接件 输出杆 输入端 输入杆 直立式 阻尼力 层间 外伸 建筑物 灵活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空间利用型端部直撑二次位移放大装置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立式移动位移撑(1)、T型连接板(2)、位移放大杆(3)、丁字型外伸定位支架(4)、带有齿条的输出杆(5)、双联齿轮(6)、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输入端导向齿轮(8)、阻尼器装置(9)、阻尼器连接件(10)和阻尼器固定撑(11);/n所述的直立式移动位移撑(1)的上端部分与上楼面梁(22)通过连接板(20)和第一组螺栓(19)固定连接,直立式移动位移撑(1)的下端部分通过T型连接板(2)和第二组螺栓(19)固定连接;T型连接板(2)与位移放大杆(3)通过第一个移动轴心铰(12)连接,位移放大杆(3)与丁字型外伸定位支架(4)的顶部通过固定轴心转动铰(13)进行连接;丁字型外伸定位支架(4)通过第三组螺栓(19)固定在下楼面梁(21)上,位移放大杆(3)的底端与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通过第二个移动轴心铰(12)连接,直立式移动位移撑(1)、T型连接板(2)、位移放大杆(3)和丁字型外伸定位支架(4)构成了第一次位移放大装置;/n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的下方设有与输入杆底面相接触的输入端导向齿轮(8),输入端导向齿轮(8)与下楼面梁(21)经第四组螺栓(19)固定连接,输入端导向齿轮(8)通过转轴(15)固定;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的上方齿条与双联齿轮(6)啮合,双联齿轮(6)由并联连接的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7)组成,第一齿轮(16)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17)的半径,第二齿轮(17)与下方的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16)与上方的带有齿条的输出杆(5)相啮合;带有齿条的输出杆(5)、双联齿轮(6)、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输入端导向齿轮(8)构成了第二次位移放大装置;/n带有齿条的输出杆(5)通过连接件(18)与阻尼器装置(9)连接,阻尼器装置(9)经过阻尼器固定撑(11)固定,并且阻尼器装置(9)的另一端与阻尼器连接件(10)通过固定转动铰(14)连接,阻尼器连接件(10)与下楼面梁(21)经第五组螺栓(19)固定连接;建筑物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移,通过与楼面梁固定连接的直立式移动位移撑(1)将位移传递给位移放大杆(3),经过位移放大杆(3)放大作用,建筑物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移得到了第一次放大;位移放大杆(3)的下端与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经过移动轴心铰(12)铰接,由于位移第一次放大使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产生了轴向往返运动的位移;从而使双联齿轮(6)转动,第二齿轮(17)与带有齿条的输入杆(7)啮合转动,同时,第二齿轮(17)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与带有齿条的输出杆(5)相啮合转动,产生轴向往返运动的位移,经过双联齿轮(6)的放大作用,位移进行了第二次放大;从而使阻尼器装置(9)的外筒产生了二次放大的相对位移,进而阻尼器装置(9)内的阻尼材料阻止相对位移产生更加有效的阻尼力。/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82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