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4225.5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田艳华;陈瑞换;赵明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艳华;陈瑞换;赵明妹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薛阳 |
地址: | 25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防护装置,该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包括机翼,该防护装置包括机翼防护机构和落地防护架,所述的机翼防护机构位于机翼上,落地防护架位于机身的下部;当多旋翼无人机落地时,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间的相互阻挡力形成了第一道缓冲防护机构,接着螺旋桨和支撑柱继续下降至缓冲机构,支撑弹簧减缓了下冲压力,同时平衡弹簧给与了螺旋桨和支撑柱在下降时的平衡,防止螺旋桨侧偏破损,形成了第二道缓冲防护机构,避免了机翼在落地时冲击损伤;落地防护架的设置用于多旋翼无人机落地时的缓冲,有效了保护了机身及多旋翼无人机的内部设施。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落地 机翼 机身 防护装置 防护架 螺旋桨 防护机构 缓冲防护 支撑柱 齿牙 冲击损伤 缓冲机构 平衡弹簧 支撑弹簧 阻挡力 侧偏 缓冲 下冲 破损 平衡 | ||
【主权项】:
1.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防护装置,该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包括机翼(14),其特征在于:该防护装置包括机翼防护机构和落地防护架(2),所述的机翼防护机构位于机翼(14)上,落地防护架(2)位于机身(1)的下部;所述的机翼(14)包括支杆(141)、螺旋桨(142)、支撑柱(143)和缓冲机构(144),支杆(141)、支撑柱(143)和缓冲机构(144)构成了机翼防护机构,支杆(141)上开有凸形槽(1411),凸形槽(1411)的槽口处均匀设有第一齿牙(1412),第一齿牙(1412)之间形成第一齿槽(1413);螺旋桨(142)与支撑柱(143)连接,支撑柱(143)的底端开有第四螺孔(1432),支撑柱(143)的下端均匀设有第二齿牙(1431),第二齿牙(1431)之间形成第二齿槽(1433),第一齿牙(1412)与齿槽(1433)相配合,第二齿牙(1431)与第一齿槽(1413)相配合;所述的缓冲机构(144)包括缓冲板(1441)、支撑弹簧(1442)和平衡弹簧(1443),缓冲板(1441)上焊接有螺柱(145),螺柱(145)上设有螺纹,缓冲机构(144)与支撑柱(143)通过螺柱(145)上的螺纹与第四螺孔(1432)螺接相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1442)竖直连接缓冲板(1441)的底端和支杆(141);所述的平衡弹簧(1443)水平连接缓冲板(1441)的侧端和支杆(141)内壁上;所述的落地防护架(2)包括连接板(21)、支撑杆(22)、连接杆(23)和缓冲杆(24),连接板(21)与支撑杆(22)一体成型,支撑杆(22)、连接杆(23)和缓冲杆(24)依次连接;所述的支撑杆(22)位于连接板(21)的两侧四角处,连接板(21)两侧的支撑杆(22)对称设置,所述的支撑杆(22)的底端内部开有第一螺孔(221);所述的连接杆(23)为长方形,连接杆(23)内对称开有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的连接通孔包括上槽孔(231)、第二螺孔(232)和下槽孔(233),上槽孔(231)与支撑杆(22)间隙配合,连接杆(23)与支撑杆(22)通过螺钉(3)依次与第二螺孔(232)和第一螺孔(221)螺接相连接,所述的螺钉(3)包括螺帽(31),螺帽(31)与下槽孔(233)间隙配合;所述的连接杆(23)和缓冲杆(24)之间均匀分布有弹簧(25),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3)和缓冲杆(2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艳华;陈瑞换;赵明妹,未经田艳华;陈瑞换;赵明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42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