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高附着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0760.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霞;何伟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22;H01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高附着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电银浆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由2,2,6,6‑四甲基‑1‑哌啶酮和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组成的活性稀释单体不参与体系的反应,对导电通路的形成起到了衔接和补充作用,使单位质量的银粉导电性能提高,本发明中在紫外光固化时,导电银浆温度缓慢升高,树脂基体黏度降低,在导电银浆固化时能有效地防止其团聚结块,提高片状银粉的分散能力使导电银浆的导电性能得到提高,另外在紫外光固化导电银浆的过程中,导电银粉颗粒是间断相,聚氨酯树脂基体是连续相,导电银粉颗粒对树脂颗粒的间隙填充效果也越好,从而使得导电银浆固化时收缩率降低,固化后不易与基材脱离,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银浆 固化 紫外光固化 导电性能 导电银粉 光固化 附着 制备 活性稀释单体 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技术领域 聚氨酯树脂 双丙烯酸酯 导电通路 分散能力 间隙填充 片状银粉 树脂基体 树脂颗粒 黏度 己二醇 连续相 收缩率 四甲基 有效地 哌啶酮 基材 结块 银粉 升高 团聚 衔接 补充 脱离 | ||
【主权项】:
1.一种光固化高附着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6~8g抗坏血酸溶于70~80mL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抗坏血酸溶液,取0.4~0.6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40~50mL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取10~12g硝酸银溶于50~60mL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硝酸银溶液;(2)将抗坏血酸溶液加入带有恒压滴液漏斗和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启动搅拌器,开始搅拌,水浴加热升温,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用恒压滴液漏斗加入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氨水和上述硝酸银溶液分别加入到两个恒压滴液漏斗中,继续向三口烧瓶中滴加氨水和硝酸银溶液,滴加完毕后,过滤去除滤液,得到纳米球状银粉;(3)按重量份数计,向带有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0~40mL甲苯二异氰酸酯、20~30m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热升温,再将40~50mL聚乙二醇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入三口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再加入0.4~0.5g2,2,6,6‑四甲基‑1‑哌啶酮、3~5mL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继续保温反应,得到聚氨酯中间体;(4)将上述聚氨酯中间体加热升温,向加热后的聚氨酯中间体中加入8~10m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二官能度聚氨酯预聚体,将0.4~0.5g2‑异丙基硫杂蒽酮和0.3~0.4g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溶于40~50mL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中,得到引发固化液;(5)将引发固化液、10~15g纳米球状银粉、40~45g片状银粉倒入70~80mL二官能度聚氨酯预聚体中,再加入10~15g气相白炭黑,8~10份聚丙烯酸酯得到混合银浆,将混合银浆加入三辊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加热升温后用800目聚酯丝网过滤,得到光固化高附着导电银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九陌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076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