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铬污染专性吸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6974.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汤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艾德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J31/38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铬污染专性吸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由凹凸棒土、青霉菌丝体、壳聚糖、二氯甲烷、聚乙烯腈、聚氨酯、正硅酸乙酯等原料制成,本发明将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处理,通过表面功能化引入含羧基的改性成分,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提高对铬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结合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利用青霉菌丝体为铬离子吸附介质,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实现铬离子的专性吸附,本发明纤维膜对铬离子吸附去除率高,修复周期更短,无二次污染,可改善土壤质量,同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成本低廉,满足了目前对土壤铬污染的修复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铬离子 铬污染 纤维膜 性吸附 土壤 青霉菌丝体 凹凸棒土 壳聚糖 制备 聚乙烯 乙二胺四乙酸 修复 表面功能化 无二次污染 正硅酸乙酯 二氯甲烷 改性处理 功能单体 结合分子 络合作用 纳米材料 吸附介质 吸附能力 聚氨酯 重金属 印迹 改性 去除 吸附 羧基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土壤铬污染专性吸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凹凸棒土加入到18‑22倍于其质量的水中,搅拌成浆料,再向其中加入分散剂和青霉菌丝体,搅匀后过滤干燥,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升温至75‑85℃反应30‑40分钟,过滤后收集沉淀烘干备用;(2)将1mol/L氯化铁溶液、2mol/L氯化亚铁溶液以及正硅酸乙酯按体积比(5‑6):(1‑1.2):(1.4‑1.5)混合后不断搅拌至溶解,之后再向其中加入氨水至pH为中性,静置15‑20分钟后真空抽滤,将产物先于70‑80℃下烘干12‑24小时,再至于300‑350℃下焙烧2‑3小时,得到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复合粉体备用;(3)将壳聚糖、甲基丙烯酸、乙腈按质量比(4‑5):(0.3‑0.6):(24‑26)混合,预聚30‑40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复合粉体,之后再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通入氮气除氧,密封后于65‑70℃下震荡18‑24小时,完成后磁分离聚合物,烘干得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备用;(4)在氮气气氛下,将二氯甲烷和乙二胺四乙酸混合,并在恒压下滴加氯化亚砜,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和步骤3所得分子印迹纳米材料,室温下反应100‑150分钟后,过滤收集沉淀并干燥,得复合材料备用;(5)将聚乙烯腈和聚氨酯按质量比(7‑8):(2‑3)混合后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配成10‑15%(w/v)的纺丝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总质量0.1‑0.2%的步骤4所得复合材料,纺丝制成纤维膜,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纤维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艾德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艾德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669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