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7357.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韫;陈安华;李学军;胡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G01C11/04;G06T7/246;G06T7/11;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彭庆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测量方法,采用双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站系统对待测对象进行动态连续拍摄;对拍摄获得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对象边缘的粗定位;获取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确定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的起始点和末端点,并确定为虚拟目标点;获取连续拍摄的图像的像素骨架,并对虚拟目标点进行动态追踪、匹配;对立体摄站系统进行系统标定,获得立体摄站系统的内外参数;计算虚拟目标点的空间振动响应。该振动测量方法,无需提前在被测物体上粘贴或布置标志即可实现振动测量,不会造成结构表面的污染和损伤,特别适用于高温高压等特殊工况中人力难以布置标记的场合,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振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采用双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摄站系统对待测对象进行动态连续拍摄;S20:对拍摄获得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S30:对去噪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包含边缘特征的二值图像;S40:对二值图像进行对象边缘的粗定位;S50:获取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S60:确定对象边缘的像素骨架的起始点和末端点,并将起始点与末端点之间的骨架线段分割成n份,将用于分割骨架线段的分割点确定为虚拟目标点;S70:获取连续拍摄的图像的像素骨架,并对像素骨架采用与步骤S60中相同分割方式,对相同的虚拟目标点进行动态追踪、匹配;S80:对立体摄站系统进行系统标定,获得立体摄站系统的内外参数;S90:计算虚拟目标点的空间振动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73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