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7537.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刘璇;安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刘磊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检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高分子材料样品水平放置在原位反应模块(1)中,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放入红外光谱检测模块(37)的检测区域(42);对所述红外入射区域(40)和红外出射区域(41)分别充入吹扫气体进行吹扫;吹扫的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6),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充入用于与高分子材料反应的反应气体,打开第二电磁阀(19),抽吸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内的气体;高分子材料样品反应生成气态产物;预定时间间隔连续检测和采集气态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处理模块(43)基于气态产物的浓度变化数据得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速率。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老化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高分子材料老化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高分子材料样品水平放置在原位反应模块(1)中,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放入红外光谱检测模块(37)的检测区域(42),其中,原位反应模块(1)的红外入射窗片(5)和红外出射窗片(8)形成的第一光路与所述红外光谱检测模块(37)的发光端(38)和检测端(39)形成的第二光路同轴,且红外入射窗片(5)和所述发光端(38)形成密封的红外入射区域(40),以及所述红外出射窗片(8)与检测端(39)形成密封的红外出射区域(41);对所述红外入射区域(40)和红外出射区域(41)分别充入吹扫气体进行吹扫,其中,充入的吹扫气体的流速可调节,当吹扫后所述红外入射区域(40)和红外出射区域(41)中背景气体含量持续小于第一预定浓度时,开始测量;吹扫的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6),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充入用于与高分子材料反应的反应气体,打开第二电磁阀(19),抽吸所述原位反应模块(1)内的气体,其中,充入和抽吸反应气体的流速分别可调节,当原位反应模块(1)中反应气体含量达到不小于第二预定浓度时,关闭第一和第二电磁阀;光照模块(10)发出第一预定强度的预定光经由光纤从原位反应模块(1)的上端照射所述高分子材料样品第一预定时间,和/或,加热模块(23)对上述高分子材料样品以预定温度加热第二预定时间,高分子材料样品生成气态产物;预定时间间隔连续检测和采集气态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其中,红外光谱检测模块(37)的发光端(38)发出第二预定强度的红外光沿着第二光路通过红外入射区域(40)进入原位反应模块(1)使得红外光按照第一光路穿过所述气态产物,穿过所述气态产物的红外光经由红外出射区域(41)进入所述检测端(39),所述检测端(39)检测所述气态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处理模块(43)将预定时间间隔连续采集的红外光谱信号形成基于时间的谱图组,对比谱图组中预定波长区间内波峰随时间的变化以确定气态产物随时间的浓度变化数据,基于气态产物的浓度变化数据得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速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0753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