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PBT特种纤维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7430.X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东;段洪启;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D01D5/253;D01D5/092;D01D5/30;D01D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PBT特种纤维生产工艺,其步骤为:将PBT切片投入熔料装置(1)熔融,熔体进入混料装置(3)进行搅拌,同时通过进料装置(2)加入纳米银离子与熔体同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熔体进入拉丝装置(4)进行喷丝;随后丝料进入冷却装置(5)采用环吹风冷却后进入上加热箱(6.1)和下加热箱(6.2)加热定型;成型后的丝料经多个导向轮多次导向调整卷绕张力,通过冷却油箱(7)冷却上油,最后由收丝辊(8)卷绕成卷装。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PBT特种纤维生产工艺,使生产过程中纤维强度和韧性提高,减少了断头和飘丝的问题;产出的单丝强度韧性高、弹性好、断头率低。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pbt 特种 纤维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高性能PBT特种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基于一种新型高性能PBT特种纤维制造设备实现,该设备包含熔料装置(1)、进料装置(2)、混料装置(3)、拉丝装置(4)、喷射装置(101)、冷却装置(5)和加热装置(6);所述熔料装置(1)包含加热箱(1.1),所述加热箱(1.1)内设置有多根加热丝(1.1.1),所述加热箱(1.1)的箱体底部设有多个通孔(1.1.2);一储料箱(1.2)与加热箱(1.1)相连接,所述储料箱(1.2)位于加热箱(1.1)的正下方,所述储料箱(1.2)的顶部开口端与加热箱(1.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储料箱(1.2)内设有多根搅拌桨(1.2.1),所述储料箱(1.2)的箱体底部设有多个落料孔(1.2.2);一落料箱(1.3)与储料箱(1.2)相连接,所述落料箱(1.3)位于储料箱(1.2)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箱(1.3)的顶部开口端与储料箱(1.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落料箱(1.3)呈漏斗状,所述落料箱(1.3)底部开口处通过管道连通至混料装置(3);所述进料装置(2)包含有料斗(2.1),所述料斗(2.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料泵(2.2)相连通,所述料泵(2.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计量阀(2.3)相连通,所述计量阀(2.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混料装置(3);所述混料装置(3)包含有一竖向设置的料筒(3.1),所述料筒(3.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杆(3.2);所述料筒(3.1)的顶部外壁设有一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传动轴与螺杆(3.2)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料筒(3.1)的底部与拉丝装置(4)相连通;所述拉丝装置(4)包含筒体(4.1),所述料筒(3.1)的底部与筒体(4.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筒体(4.1)的内壁设有一凸环(4.2);所述筒体(4.1)的内部设有一转盘(4.3);所述转盘(4.3)竖向设有多个通孔(4.4),所述通孔(4.4)的上端入口处为锥形;所述通孔(4.4)的下端出口处连接有喷嘴(4.5);所述转盘(4.3)的外圈设有一环形凹槽(4.6),所述凸环(4.2)嵌置于环形凹槽(4.6)内;所述筒体(4.1)的内部设有多个喷丝板(4.7),所述喷丝板(4.7)位于喷嘴(4.5)的正下方;所述喷丝板(4.7)的外圈与筒体(4.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喷丝板(4.7)上均匀排布有多个喷丝孔(4.8),所述喷丝孔(4.8)的横截面为Y形;相邻两个喷丝板(4.7)之间设有喷射装置(101),所述喷射装置(101)包含染料箱(101.1),所述染料箱(101.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料泵(101.2)相连通,所述料泵(101.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计量阀(101.3)相连通,所述计量阀(101.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筒体(4.1);多个喷丝板(4.7)上的喷丝孔(4.8)的位置一一对应匹配;所述筒体(4.1)的底部与冷却装置(5)相连通;所述冷却装置(5)包含冷却筒(5.1),所述冷却筒(5.1)的顶部与筒体(4.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筒(5.1)沿其切线方向分别设有进风管(5.2)和出风管(5.3),所述进风管(5.2)的入口处设有吹风机(5.4),所述出风管(5.3)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5.5);所述冷却筒(5.1)的底部与加热装置(6)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6)包含有上加热箱(6.1),所述上加热箱(6.1)的顶部与冷却筒(5.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上加热箱(6.1)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下加热箱(6.2)相连通,上述上加热箱(6.1)与下加热箱(6.2)箱体内壁均设有加热板(6.3),所述加热板(6.3)包含PET基板(6.3.1)和PET盖板(6.3.2),所述PET基板(6.3.1)的顶面设置有一层发热油墨层(6.3.3),所述PET基板(6.3.1)的顶面设有正极接线端子(6.3.4)和负极接线端子(6.3.5);所述正极接线端子(6.3.4)和负极接线端子(6.3.5)分别位于发热油墨层(6.3.3)两端;所述PET盖板(6.3.2)的底面设有一层粘结剂层(6.3.6),所述PET盖板(6.3.2)上开有分别与正极接线端子(6.3.4)和负极接线端子(6.3.5)对应匹配的通孔,PET盖板(6.3.2)穿过两接线端子与PET基板(6.3.1)紧密粘合;所述下加热箱(6.2)的正下方设有一冷却油箱(7),所述冷却油箱(7)内设置有导向轮一(7.1)和导向轮二(7.2),所述导向轮一(7.1)和导向轮二(7.2)平行设置,所述冷却油箱(7)的箱体外设有导向轮三(7.3)和收丝辊(8);所述导向轮一(7.1)包含有轮体(7.1.1),所述轮体(7.1.1)上开有多个导向槽(7.1.2);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熔料:将干燥后的PBT切片加入加热箱(1.1)加热熔化,熔体进入储料箱(1.2)进行充分搅拌后,经由落料箱(1.3)送入混料装置(3);步骤2、进料:通过进料装置(2)采用侧入料方式引入纳米银离子溶液,将纳米银离子溶液置于料斗(2.1)内,由料泵(2.2)将纳米银离子溶液输送至混料装置(3)内,通过计量阀(2.3)控制每次的输入量;步骤3、混料:熔体和纳米银离子溶液定量送入料筒(3.1)内,通过螺杆(3.2)搅拌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步骤4、拉丝:混合后的熔体由螺杆(3.2)挤出进入筒体(4.1),熔体流经通孔(4.4)的锥形入口时,推动转盘(4.3)转动,控制熔体进入通孔(4.4)时的流量和流速;在通孔(4.4)的出口处设置喷嘴(4.5),喷嘴(4.5)随转盘(4.3)转动从而改变丝路流道;熔体经喷嘴(4.5)喷出,经喷丝板(4.7)的喷丝孔(4.8)挤出;在相邻两个喷丝板之间设置喷射装置(101),通过喷射装置(101)将有色溶液附着在丝条上;步骤5、冷却:熔体经喷丝板(4.7)挤出,通过冷却筒(5.1)进行冷却,冷却区域采用环吹风形式冷却;步骤6、加热:冷却后的料丝进入加热箱加热,过程中采用上加热箱(6.1)和下加热箱(6.2)分别加热,通过增长上加热箱(6.1)的长度,延长加热时间;在丝进入下加热箱(6.2)进行定型时,再通过缩短下加热箱(6.2)长度提高下加热箱(6.2)的加热温度;步骤7、冷却上油:丝料经过导向轮一(7.1)、导向轮二(7.2)和导向轮三(7.3)多次导向来调节卷绕张力并通过冷却油箱(7)上油,同时进一步冷却;步骤8、收丝:丝条经上油后通过导向轮引入收丝辊(8)将其高速卷绕成卷装,满卷后手动落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6743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