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平台目标无伺服跟踪测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1355.4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嵬;李业晨;姚杰;韩月涛;吴嗣亮;梁艺宝;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68 | 分类号: | G01S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平台目标无伺服跟踪测角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角度搜索算法完成大视场角度初值估计,之后利用角度跟踪环进行目标角度跟踪,本发明能够减少目标角度跟踪计算中的计算量,提高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跟踪 空间平台 伺服跟踪 测角 初值估计 搜索算法 大视场 计算量 | ||
【主权项】:
1.一种空间平台目标无伺服跟踪测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目标回波信号的平均相位矢量;步骤2、构造本地参考信号的相位矢量;步骤3、利用步骤1的平均相位矢量和步骤2的相位矢量构造导向矢量相关函数,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搜索导向矢量相关函数的最大值,其对应的角度即为单次角度测量值;步骤4、重复步骤3,基于多次角度测量值预测目标角度;步骤5、再次计算目标回波信号的平均相位矢量;步骤6、利用上一次计算得到的角度跟踪值的左偏角和右偏角分别构造本地参考信号的相位矢量;所述角度跟踪值的初始值为预测得到的目标角度;步骤7、利用左偏角构造的相位矢量和步骤5得到的平均相位矢量进行矢量相关运算得到Pls(θ),利用右偏角构造的相位矢量和步骤5得到的平均相位矢量进行矢量相关运算得到Prs(θ),利用Pls(θ)和Prs(θ)计算得到角误差信号θpk;其中,
步骤8、对θpk进行环路滤波,滤波结果作为数字控制振荡器的更新控制字;数字控制振荡器的输出值为当前的角度跟踪值,数字控制振荡器的角度累加器的初始值为预测得到的目标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13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