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523.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关绍康;卢广玺;康飞祥;王利国;朱世杰;任晨星;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C1/06;B22D11/11;B22D11/119;B22D11/117;C22F1/047;B21B1/46 |
代理公司: | 41158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1.8‑2.5%,Cr:0.25‑0.45%,Si:0.15‑0.40%,Cu:0.01‑0.1%,Mn:0.01‑0.1%,Ti:0.01‑0.05%,Fe:0‑0.35%,余量为Al。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的5052铝合金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生产时结晶温度区间大容易产生偏析等铸造缺陷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结晶温度区间 连铸连轧 高通量 制备工艺 重量百分比 偏析 铸造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高通量连铸连轧窄结晶温度区间的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Mg:1.8-2.5%,Cr:0.25-0.45%,Si:0.15-0.40%,Cu:0.01-0.1%,Mn:0.01-0.1%,Ti:0.01-0.05%,Fe:0-0.35%,余量为Al;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炼工艺、铸造工艺和轧制工艺;/n第一步 熔炼工艺/n 清炉后加入电解铝液;/n 当炉料全部熔化后,在熔体温度控制范围内应及时进行扒渣,扒渣前必须向炉内均匀撒入溶剂,扒渣熔体温度范围690-750℃;扒渣前必须将扒渣耙前段深入炉内预热2分钟以上;扒渣时要平稳,不能使熔体起浪;炉渣要求扒净,尽量少带出铝液,扒渣时耙子在炉门停顿片刻,以利于渣中夹带的铝液回到炉内;/n 配制合金用料:Fe用Fe添加剂,Si用速溶硅,Cr用Cr添加剂;添加剂加入时熔体温度控制在690-750℃为宜;具体的添加方法:拆掉添加剂外包装后,手工将添加剂均匀加入炉内,反应20分钟;/n 精炼、化验成分:精炼温度为690-750℃;精炼采用氯气和氩气混合气体;化验成分,取样温度为690-750℃,分别在炉内取三个样品,待样品冷却后打上编号,送交化验室化验;/n 精炼、成分调整、扒渣:根据化验结果进行成分调整,合金添加剂加入20分钟后,进行精炼、扒渣与步骤 相同;/n 加镁锭:加镁锭时应用溶剂及时覆盖,镁锭熔化后继续搅拌20分钟,取样,加镁时的熔体控制温度为700-750℃为宜;/n 精炼、扒渣同步骤 ;/n 静置、倾炉;/n第二步 铸造工艺/n 晶粒细化:采用棒状Al-5Ti-0.2B进行晶粒细化,细化剂加入SNIF前的流槽内;/n 在线除气:采用SNIF除气装置进行在线处理,精炼用气为Ar气;/n 在线过滤:采用孔隙度为泡沫陶瓷过滤板单级过滤;/n 熔体测氢:要求前箱铝液氢含量小于0.15ml/100gAl;/n第三步 轧制工艺/n铸造出19mm厚板材直接经过三连热轧至6mm,然后冷轧至2mm,在350℃·3h退火条件下得到O态板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885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 下一篇:合金材料、壳体、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