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1876.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梁;孙东旭;赵丽凤;栾茂盛;唐显库;赵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12P21/06;C07K1/34;A23L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将普通螺旋藻粉通过预冻、干燥、筛选、粉碎、发酵脱腥、破壁并结合化学酶反应技术进行酶解,会将螺旋藻中的杂质分解,酶解后的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具有易消化吸收、分子量小、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性、速溶性好、无腥味,口感好,易溶解,易吸收,能保留原来全部营养成份,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可在小肠中迅速吸收,不受消化功能障碍影响,新型螺旋藻粉还具有抵抗辐射、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解酒以及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疗效更快。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螺旋藻 小分子活性肽 制备 酶解 机体免疫力 降低胆固醇 反应技术 螺旋藻粉 生理功能 酸碱条件 消化功能 消化吸收 新陈代谢 营养成份 杂质分解 脂质代谢 腥味 化学酶 降血压 抗疲劳 抗氧化 螺旋藻 速溶性 易吸收 小肠 变性 解酒 破壁 脱腥 预冻 发酵 溶解 筛选 抵抗 辐射 保留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小分子活性肽新型螺旋藻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步骤1、预冻、干燥:将新鲜优质的螺旋藻均匀平铺于培养皿中,进行预冻,将预冻好的螺旋藻放入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进行干燥;步骤2、筛选、粉碎:将干燥后螺旋藻放入磨粉机中磨制成螺旋藻粗粉,将螺旋藻粗粉进行过筛消毒,再将筛选后的螺旋藻粗粉由提升机进入全自动搅拌机注水搅拌,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静置,静置后转入温控水箱,将温控水箱温度控制在20~30℃,备用;步骤3、发酵脱腥: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藻粗粉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含量为0.5%,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瞬间杀菌,杀菌后降温至15℃~20℃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脱腥,酵母含量为0.5%,发酵时间为1~2h;步骤4、破壁:脱腥后再经超高压瞬间杀菌,调整PH值为6.0,再次进行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采用超声破碎方法,将螺旋藻壁破碎,使得蛋白质游离出来,将蛋白质置于冰浴中,将获得的溶液用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后去除沉淀,取蛋白上清液;步骤5、酶解:将上述蛋白上清液置入带电磁加热功能的酶解罐中,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5,加入碱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即得到第一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一次酶解液的pH至7.6,加入中性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二次酶解液;用HC1溶液调节所述第二次酶解液的pH至4.0,加入胃蛋白酶在40~50℃温度下酶解3~5h,将酶解液升温至90℃灭酶10min,得第三次酶解液;步骤6、离心除杂:将第三次酶解液置入离心机,将第三次酶解液中的杂质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后的第三次酶解液再转入过滤机,进一步过滤溶液中杂质,过滤后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再用超滤离心管过滤,得螺旋藻小分子肽液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华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418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