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底泥生化减量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5804.3 | 申请日: | 201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顺龙;杨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拓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底泥生化减量处理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S1:细菌培养;S2:制备活性污泥;S3:制备处理基质;S4:底泥预处理;S5:底泥深度处理;S6:吸附沉降。本发明通过底泥预处理,利用含有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将水体和底泥中存在的氨氮物质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含有反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将硝酸盐和盐硝酸盐转化成氮气以及含有除磷丝状菌的活性污泥将底泥中的含磷物质进行吸收转化;最后抛撒的离子吸附材料将水体中游离的硝酸根、亚硝酸根和含磷离子吸附沉降至底泥上,再次通过细菌转化。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生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体底泥生化减量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S1:细菌培养,在实验室内,进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除磷丝状菌的培养并制得细菌原液,取少量各细菌原液,进行浓度梯度检测试验,保证硝化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在(2.5‑4)×105cfu/ml内,反硝化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在(2.5‑4)×105cfu/ml内,除磷丝状菌原液中细菌浓度在(4‑5.5)×105cfu/ml内;S2:制备活性污泥,从处理水域提取底泥,进行杂质过滤,再放置于曝气罐中曝气4‑6h,在曝气过程中加入营养液,营养液由水、大米、和焦磷酸钠在120‑150℃条件下煎煮2‑3h制得,曝气结束后通过卧式离心机去除底泥中的水分,卧式离心机转速控制在3000‑4000r/min,即可得到活性污泥;S3:制备处理基质,将活性污泥分为三份,第一份每公斤活性污泥中加入15‑30ml的硝化细菌原液搅拌混合均匀,第二份每公斤活性污泥中加入15‑30ml的反硝化细菌原液搅拌混合均匀,第三份每公斤活性污泥中加入25‑40ml除磷丝状菌原液搅拌混合均匀;S4:底泥预处理,通过河道清淤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再将含有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均匀抛撒在处理水域,抛撒比例为3‑4kg/m2,之后静置2‑3天;S5:底泥深度处理,向静置后的处理水域均匀抛撒含有反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和含有除磷丝状菌的活性污泥,含有反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抛撒比例为3‑4kg/m2,含有除磷丝状菌的活性污泥抛撒比例为3.5‑5kg/m2;S6:吸附沉降,1‑2天后,向静置处理后的水域均匀抛洒离子吸附材料,离子吸附材料为沸石、糠醛渣和石灰石的混合料,每公斤混合料中沸石、糠醛渣和石灰石比例为(7‑8.5):1:(5‑6),离子吸附材料抛撒的比例为5‑7kg/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拓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拓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558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