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级厚度石墨烯/氮化硼复合异质薄膜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2780.2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刘冠军;刘瑛;邱静;程先哲;杨鹏;吕克洪;季明江;王贵山;谢皓宇;李乾;李华康;郑贤德;陈柏良;胡业荣;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64 | 分类号: | C01B21/064;C01B32/18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高机械强度、高环境适应性、适合大面积悬浮、原子级厚度的超薄石墨烯/氮化硼复合异质薄膜转移方法,目的是解决传统薄膜转移工艺造成的薄膜与样品基底粘附不紧密、多褶皱、多孔洞问题。技术方案是将薄膜转移至样品基底后首先低温自然去水干燥,避免高热去水,防止薄膜与基底之间的水膜产生气泡;样品控温烘烤升温过程先慢速升温至五十摄氏度附近软烘,然后,继续慢速升温至薄膜支撑高分子材料的玻璃态临界温度附近;样品控温烘烤降温过程慢速降温至室温,不可快速冷却至室温;最后洗去薄膜表面高分子支撑材料。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薄膜转移工艺造成的薄膜与样品基底粘附不紧密、多褶皱、多孔洞问题,提高薄膜类材料转移成品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厚度 石墨 氮化 复合 薄膜 转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原子级厚度石墨烯/氮化硼复合异质薄膜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待转移石墨烯/氮化硼(Gra/BN)复合异质薄膜,薄膜表面旋涂一层高分子支撑材料(简称SP),薄膜漂浮于去离子水中;(2)准备好等待转移Gra/BN复合异质薄膜的样品基底;(3)清洁样品基底,氮气吹干;(4)氧离子处理样品基底表面,去除基底表面残留有机污染,基底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5)用样品基底从去离子水(DIW)中捞取Gra/BN/SP薄膜或者更多层复合异质薄膜;(6)将捞取了复合异质薄膜的样品基底倾斜静置,薄膜低温自然去水干燥;(7)样品控温烘烤:升温过程中,先慢速升温至五十摄氏度附近软烘;然后,继续慢速升温至薄膜支撑高分子材料的玻璃态临界温度附近;降温过程中,慢速降温至室温,不可快速冷却至室温;(8)去除SP层,转移至低表面张力溶液中中清洗并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0278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