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自适应减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9828.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徐昊;李炳基;葛盼盼;葛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自适应减摆器。电动汽车由于采用轮毂电机,故车轮重量大,故行驶中容易产生较严重的摆振。本发明包括活塞杆、内缸筒、内筒端盖、隔磁侧管、外缸筒、外端盖、线圈组、电磁铁组、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油管和辅电控制模块。活塞杆由一体成型的活塞体和连接杆组成。活塞体内固定有永磁体。活塞体环与内缸筒构成滑动副。感应线圈组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二感应线圈均设置在内缸筒的外侧壁上。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与内缸筒封闭端外端壁、内筒端盖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本发明通过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实现摆振剧烈程度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动汽车 自适应 减摆器 | ||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自适应减摆器,包括活塞杆、内缸筒、内筒端盖、隔磁侧管、外缸筒、外端盖、线圈组、电磁铁组、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油管和辅电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外缸筒的开放端与外端盖固定;所述的内缸筒固定在外缸筒内;内缸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内缸筒的开放端与内筒端盖固定;外缸筒的封闭端上开设有第一外接孔;外端盖上开设有第二外接孔;内缸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液孔和第三外接孔;内筒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液孔和第四外接孔;所述的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一根油管的一端连通,第二工作油口与另一根油管的一端连通;两根油管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外缸筒上的第一外接孔、外端盖上的第二外接孔,并与内缸筒上的第三外接孔、内筒端盖上的第四外接孔分别连通;所述的活塞杆由一体成型的活塞体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连接杆穿过内筒端盖及外端盖;活塞体由一体成型的活塞体环、空管和活塞体端盖;活塞体环与空管外侧壁的中部连接;两个活塞体端盖与空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空管内固定有永磁体;活塞体环与内缸筒的内壁构成滑动副;其中一个活塞体端盖与连接杆的内端连接;所述的感应线圈组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的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二感应线圈均设置在内缸筒的外侧壁上;电磁铁组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与内缸筒封闭端外端壁、内筒端盖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所述的辅电控制模块包括电池、桥式整流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的桥式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为桥式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为桥式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为桥式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为桥式整流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桥式整流器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桥式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与第一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相连,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内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相连;另一个桥式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与第二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相连,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内电磁线圈的两端分别相连;第一继电器及第二继电器内的其中一个触点均接电池的正极,另一个触点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一个接线端相连;第一电磁铁及第二电磁铁的另一个接线端均接电池的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498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流变阻尼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及磁流变液灌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