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驻留时间动态调度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94343.5 申请日: 2018-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8875280B 公开(公告)日: 2019-04-30
发明(设计)人: 李波;田琳宇;梁诗阳;李曦彤;高晓光;高佩忻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G01S7/41
代理公司: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代理人: 李振瑞
地址: 71007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驻留时间动态调度方法,属于雷达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将整体扫描区域按照扫描区域网格划分为多个扫描区域单元;计算扫描区域单元的时间权重值Mt;计算相控阵单元的有效探测时间Tef;计算工作周期系数因子C;计算目标相控阵单元功率分配系数Te;计算信噪比。该本发明提供的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驻留时间动态调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雷达在执行不同任务时的性能,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大,探测时间缩减;探测到目标后,雷达能够更快的转入跟踪状态;跟踪阶段,在雷达保证高效性前提下,大大缩减了雷达对该目标的驻留时间,减少了雷达资源的浪费。
搜索关键词: 雷达 相控阵 驻留 扫描区域 时间动态 制导 调度 探测 资源管理技术 单元功率 分配系数 跟踪状态 工作周期 计算目标 时间缩减 探测距离 系数因子 有效探测 整体扫描 高效性 信噪比 权重 网格 转入 跟踪 保证
【主权项】:
1.一种舰载相控阵制导雷达驻留时间动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整体扫描区域按照扫描区域网格划分为多个扫描区域单元相控阵雷达扫描扇区视界,得到雷达信号,雷达信号不断在矩形扫描区内跳变,根据相控阵雷达的波位编排和雷达信号的主瓣方向将扫描区域划分为Nlines×Ncols个独立的扫描区域单元,Nlines、Ncols计算公式如下:其中:Δαsect,Δβsect表示相控阵雷达整体扫描扇区域在方位和俯仰上的角度范围;Kα、Kβ表示模型系数;α05,β05表示相控阵雷达信号主瓣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的3分贝宽度;根据公式(1.1)和(1.2),对相控阵雷达整体扫描区域分割后的每个扫描区域单元的尺寸为:Δαcell=Δαsect/Nlines   (1.3)Δβcell=Δβsect/Ncols   (1.4)Δαcell表示方位上每个扫描区域单元的角度范围,Δβcell表示俯仰上每个扫描区域单元的角度范围;步骤2:计算扫描区域单元的时间权重值Mt:相控阵单元的时间权重系数计算过程如下:相控阵单元内部具有目标的情况分为两种:只有一个目标和具有多个目标,下面根据这两种情况分别求mt:(1)当单元只有一个目标时,根据目标状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求解:①若目标轨迹位于干扰区:其中,Sp表示相控阵单元接收到的干扰功率,Rn表示噪声功率;②若目标只具有角度信息:mt=2   (1.7)③若目标具有详细信息:当轨迹状态为Detected时,mt=3   (1.8)当轨迹状态为Tracking时,进入第二级分类;根据拦截该目标的导弹状态进行分类:拦截导弹处于t1阶段,mt计算公式:拦截导弹处于t2阶段,mt计算公式:拦截导弹处于t3阶段,mt计算公式:其中,q表示目标轨迹上一时刻对应的信噪比;t1表示拦截导弹未发射,或导弹发射但导引头未开启;t2表示拦截导弹发射后导引头开启,但未锁定目标;t3表示拦截导弹通过自身导引头制导;(2)当相控阵单元含有多个目标{m1,m2,m3...}时,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相控阵单元中每一个目标时的时间权重值,分别记为{mt1,mt2,mt3...},则相控阵单元的时间权重值mt为:mt=max{mt1,mt2,mt3...}   (1.12)步骤3:计算相控阵单元的有效探测时间Tef其中,Mt表示该相控阵单元自身的时间权重值,Sm表示相控阵所有扫描区域单元时间权重值之和,Tc表示调度间隔时间;步骤4:计算工作周期系数因子C其中,TTracking表示相控阵对目标轨迹跟踪时间间隔,TTracking在拦截导弹的三个阶段t1,t2,t3的取值分别为TTracking1,TTracking2,TTracking3,且满足TTracking1>TTracking2>TTracking3,即拦截导弹越接近末端,跟踪时间间隔越短,跟踪频率越高;TFrame表示相控阵雷达搜索任务扫描周期;步骤5:计算目标相控阵单元功率分配系数Te对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划分的相控阵单元功率分配系数Te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ef表示该相控阵单元的有效探测时间,C是体现目标相控阵单元功率分配与轨迹状态相关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工作周期系数因子;步骤6:计算信噪比(1)目标回波功率计算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功率是以单个相控阵单元进行计算的,相控阵单元的目标回波信号功率Pr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t为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平均发射功率;Te为目标单元的功率分配系数;G为雷达天线的增益系数;λ为载波波长;σ为该轨迹对应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Lobr为雷达信号处理损耗系数,R为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忽略镜面反射情况下的天线增益只与天线主瓣增益有关系,通过目标点与主瓣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得,天线增益计算公式如下:G=Pattern2(α,β)(1.17)其中,α,β表示目标点相对于相控阵单元主瓣中心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函数Pattern表示主瓣增益;2次方表示雷达使用同一副天线发射和接收信号,该增益包含发射增益和接收增益;振幅计算函数Pattern(n)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G0表示主瓣中轴方向振幅,G1表示第一副瓣振幅,计算公式如下:E表示天线有效系数;α05,β05表示相控阵雷达信号主瓣在方位方向上和俯仰方向上的3分贝波束宽度,n为目标方位偏离中心程度参数:其中,参数Cα和Cβ为计算系数;(2)噪声功率计算在不考虑大气衰减时,一架敌方电子战飞机有效干扰功率谱密度Pjp计算公式如下:其中,Pj为该敌方电子战飞机干扰发射功率;Gj表示第j架敌方电子战飞机的天线增益系数;Rj表示雷达与敌方电子战飞机的距离;Lobr为电子干扰信号损耗系数;Δfc为该敌方电子战飞机干扰频谱宽度;多架干扰飞机的干扰效果近似为它们各自Pjp的一定累加,当模型中有n架敌方电子战飞机完成支援干扰,则有效干扰功率谱密度Pp的计算公式变为:忽略镜面反射情况下,天线增益可根据目标点与雷达接收单元主轴的位置关系求得,天线增益计算公式如下:Gj=Pattern(αjj)   (1.23)其中,αj,βj表示目标点相对于相控阵单元主瓣中心的方位角和俯仰角;(3)信噪比计算内部噪声和背景因素干扰能量通过常量NReceive来表示,信噪比q的计算公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9434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