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悬挂式井下旋流气液分离组合举升系统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4811.5 | 申请日: | 201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4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峰;刘敏;杨万有;李昂;薛德栋;张凤辉;沈琼;任维娜;赵景辉;安程;苏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悬挂式井下旋流气液分离组合举升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设定分流比计算旋流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气路流量和压力,液气两相总流量、含气率和压力;通过迭代计算判断采气油管满足携液要求后,计算得到液‑气引射泵的气路吸入口产出气量和压力;通过设定电泵机组特性参数迭代计算其出口的液路流量和压力,得到液‑气引射泵动力液压力和动力液量;迭代优化设计液‑气引射泵工艺参数,判断出口压力和流量条件下液‑气引射泵运行区间,直至设计参数在合理运行区间,最后迭代计算沿程油管压损至井口,直至油压大于流程回压结束。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可指导井下旋流气液分离工艺参数设计、生产控制和系统协调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井下 流气 分离 组合 系统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悬挂式井下旋流气液分离组合举升系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给定目标产液量Qil,目标产气量Qig,油藏静压Pi;给定旋流气液分离器入口的含液率fl,给定地层温度Ti;步骤二:令电泵机组的下深为Hj,令旋流气液分离器的下深为hj,其中,j代表迭代次数,为从1开始的正整数,H1为给定的电泵机组下深初值,h1为给定的旋流气液分离器下深初值;给定井口回压Pc;步骤三:根据目标产液量Qil,目标产气量Qig,油藏静压Pi计算井底流压Pwf;根据旋流气液分离器的下深hj,井底流压Pwf和地层温度Ti计算旋流气液分离器入口处液相流量Qil1,气相流量Qig1,压力P1和温度T1;步骤四:令任意时刻旋流气液分离器的分流比为Fk,k代表迭代次数,为从1开始的正整数,F1为给定的分流比初值;根据分流比Fk计算旋流气液分离器分离后出气口的气路流量Qg、气路压力Pg2和气路温度Tg2;步骤五:根据旋流气液分离器分离后出气口的气路流量Qg、气路压力Pg2和气路温度Tg2,计算过气路调控装置后的气路气量Qg3,气路压力Pg3和气路温度Tg3;步骤六:令采气油管的直径为di,i代表迭代次数,为从1开始的正整数,d1为给定的采气油管直径初值;根据过气路调控装置后的气路气量Qg3,气路压力Pg3和气路温度Tg3,以及采气油管的直径di,计算得到采气油管的临界携液流量qc;步骤七:判断所设计的采气油管是否满足携液要求,判断标准为:当qc>Qg,则采气油管不满足携液要求,执行步骤八;当q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448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