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压自举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2575.4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树祥;庞中秋;张泽伟;岑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H03K17/687;H03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石燕妮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栅压自举开关,涉及模拟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容和多个MOS管,MOS管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自举开关和衬底开关,衬底开关与自举开关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自举开关上接入衬底开关,即第七NMOS管和第八NMOS管,使得在采样时,自举开关的栅极电位与衬底电位保持一致,所以就能减小MOS管二级效应中体效应,降低了谐波失真,同时保证了采样开关SW的线性度,提高了采样开关电路的精度,大大减小了开关线性对ADC精度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主权项】:
1.栅压自举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和多个MOS管,所述MOS管包括第一PMOS管(M1)、第一NMOS管(M2)、第二NMOS管(M3)、第二PMOS管(M4)、第三PMOS管(M5)、第三NMOS管(M6)、第四NMOS管(M7)、第五NMOS管(M8)、第六NMOS管(M9)、自举开关(SW)和衬底开关,所述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4)的源极均连接工作电压VDD,所述第一PMOS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NMOS管(M2)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M1)与第一NMOS管(M2)的栅极均连接第一时钟信号CLK,所述第一NMOS管(M2)的源极连接第二NMOS管(M3)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CLK‑,所述第二时钟信号CLK‑是第一时钟信号CLK的反相信号,所述第二NMOS管(M3)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PMOS管(M4)的漏极接第一电容(C1)的上极板,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下极板与第一N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M4)的栅极连接第四NMOS管(M7)的漏极,所述第四NMOS管(M7)的栅极连接工作电压VDD,所述第四NMOS管(M7)的源极连接第五NMOS管(M8)的漏极,所述第五NMOS管(M8)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五NMOS管(M8)的栅极接第二时钟信号CLK‑;所述第二PMOS管(M4)的漏极还与第三PMOS管(M5)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M5)的漏极连接第四NMOS管(M7)的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M5)的栅极连接第一PMOS管(M1)的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M5)的栅极连接第三NMOS管(M6)的漏极;所述第三NMOS管(M6)的源极与第一NMOS管(M2)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M6)的栅极与第六NMOS管(M9)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NMOS管(M9)的栅极还连接第四NMOS管(M7)的漏极,所述第六NMOS管(M9)的源极连接第三NMOS管(M6)的源极,所述第六NMOS管(M9)的漏极连接自举开关(SW)的源极;所述自举开关(SW)的源极连接输入电压Vin,所述自举开关(SW)的漏极连接电源输出VOUT,所述自举开关(SW)的栅极连接第六NMOS管(M9)的栅极;所述自举开关(SW)的栅极上连接有衬底开关,所述衬底开关包括第七NMOS管(M10)和第八NMOS管(M11),所述自举开关(SW)的栅极连接第八NMOS管(M11)的栅极,所述自举开关(SW)的衬底连接第八NMOS管(M11)的源极,所述第八NMOS管(M11)的漏极连接自举开关(SW)的源极,所述第八NMOS管(M11)的源极连接第七NMOS管(M10)的漏极;所述第七NMOS管(M10)的栅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CLK‑,所述第七NMOS管(M10)的源极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4257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