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9160.3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纪芝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10/18;A23K10/22;A23K10/26;A23K10/30;A23K10/37;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4;A23K20/26;A23K20/28;A23K50/8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2763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规划预处理;(2)移栽茭白幼苗;(3)鳙鱼消毒与鱼苗健壮液浸泡壮苗;(4)放养与饲料管理;(5)收获茭白与成鱼;本发明通过施用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基肥,增加了土壤及水体营养,为整个池塘体系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采用栽植生长过程中分泌杀菌消毒物质的茭白来防治鳙鱼病害,降低了鳙鱼患病概率;通过浸泡鱼苗健壮液,提高了鱼苗抗病性,有利于鳙鱼健康快速生长;随着鳙鱼成长阶段搭配饲喂不同配比成份的饲料,有益于鳙鱼增重增产;通过套养不同层次的鱼种,充分发挥鱼塘水体立体空间,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体系产出,达到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的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鳙鱼 茭白 鱼苗 浸泡 养殖 杀菌消毒物质 抗病性 预处理 成长阶段 池塘选择 患病概率 快速生长 立体空间 生长过程 生物活性 水体营养 饲料管理 营养来源 鱼塘水体 生态 壮苗 成鱼 富含 基肥 配比 饲喂 套养 幼苗 鱼种 增重 病害 分泌 施用 移栽 池塘 搭配 放养 栽植 消毒 饲料 增产 收获 土壤 防治 规划 健康 | ||
【主权项】:
1.一种生态鳙鱼立体互作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选择与规划预处理: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易于排灌,便于管理的池塘,塘底土质要求淤泥层深厚,保水性能良好;3月下旬,采用干塘法清塘,每亩撒施生石灰50‑60kg,其后晒塘10‑15天;按每4‑6亩划分为一个种植单元,起宽0.8‑1.2m、高1.2‑1.8m的田埂,而后均匀撒施基肥,每亩基肥用量2800‑3600kg/亩;基肥翻耕入土后放水5‑8cm,备用;(2)移栽茭白幼苗:4月上旬,将育好的茭白幼苗沿田埂两边移栽种植,茭白株距25‑30cm、行距60cm,亩用苗量800‑1000株,以确保栽植茭白面积占整个池塘面积的20‑30%,随茭白生长逐渐加深水深,其后常规管理茭白;(3)鳙鱼消毒与鱼苗健壮液浸泡壮苗:5月中旬,将育好的鳙鱼鱼苗,先用2‑5%的淡盐水浸泡5‑8min,之后在洒有鱼苗健壮液的育苗池中培养8‑12天,鱼苗健壮液的用量为2‑3L/m3;(4)放养鱼苗与饲料管理:5月下旬放养步骤(3)中处理好的鳙鱼鱼苗并套养泥鳅、圆吻鲴鱼苗;鳙鱼鱼苗规格200‑350g,尾数为200‑300尾/亩;泥鳅苗规格为4‑6cm、放养尾数800‑1000尾/亩;圆吻鲴鱼苗规格为100‑150g,尾数为80‑100尾/亩;鳙鱼饲料管理按以下方案进行:5‑7月份,以促生性饲料为主,辅助以矿物饲料,其中促生性饲料和矿物饲料按重量比为8‑12:1;8‑11月份,饲喂常规饲料,其中常规饲料成份按重量计:玉米面50‑60、米饭15‑20、豆渣15‑20、米糠10‑15、鱼粉3‑5、食盐0.1‑0.3;12月‑次年3月份,以常规饲料为主,辅助以生物活性饲料,其中常规饲料和生物活性饲料按重量比为6‑8:1;饲料用量同一般鱼塘,选择茭白种植区内作为饲料定点撒施地,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鱼塘;(5)收获茭白与成鱼:10月中上旬挖取收获茭白;第二年3月上旬,清塘收获泥鳅、圆吻鲴及鳙鱼成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纪芝,未经王纪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691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