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缓释尿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8231.9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娟;石景慧;张清;蒋璐璐;卫莹;吕硕;陈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C9/00 | 分类号: | C05C9/00;C05G3/40;C05G3/90;C05G5/12;C05G5/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缓释尿素的方法属于缓释尿素技术领域。首先利用二异氰酸酯与三羟基小分子化合物反应合成多羟基树脂预聚体;在80~100℃条件下,在预聚体中加入颗粒尿素和催化剂,反应4~8h,在尿素颗粒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环碳酸酯中间产物,在反应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小分子多胺;反应完毕后,用滤网分离出固体颗粒,并放入恒温鼓风干燥箱烘干,最终获得表面为高分子聚氨酯包裹的缓释尿素。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缓释性能好、缓释时间可控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尿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缓释尿素的方法,选择二异氰酸酯与三羟基小分子化合物以1:1.5~3的摩尔比,在60~80℃温度下反应3~5h,合成多羟基树脂预聚体;将反应温度提高到80~100℃,在预聚体中加入直径为0.25~0.45mm的颗粒尿素,多羟基树脂预聚体与颗粒尿素的摩尔比1:5~10,并加入相当于树脂预聚体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催化剂,反应4~8h,在尿素颗粒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环碳酸酯中间产物,将温度升高至120℃,趁热用筛子以及布氏漏斗分离出催化剂;将反应温度恢复到80~100℃,在反应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小分子多胺,多胺与树脂预聚体摩尔比为0.5~1.2:1;继续反应直到再没有氨气生成之后再反应1h;反应完毕后,将温度升高至100℃,趁热快速用滤网分离出固体颗粒;将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在70℃温度下烘干48h,最终获得表面为高分子聚氨酯包裹的缓释尿素;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三羟基小分子化合物为甘油、1,2,4‑丁三醇、1,2,6‑已三醇、焦性没食子酸、1,2,4‑苯三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催化剂为采用常规的浸渍法制备获得的双金属物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所用的碱金属盐为Mg(NO3)2、Ca(NO3)2、Al(NO3)3、Zn(NO3)2、Pb(NO3)2中的两种;所用载体为ZMS‑5、MCM‑41、SBA‑15、HY型分子筛、NaY型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小分子多胺为对苯二胺、1,3‑丙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二氨基庚烷、1,8‑辛二胺、1,10‑癸二胺、1,4‑苯二甲胺、二乙烯三胺、2,7‑二氨基芴、1,4‑二氨基环己烷、三(4‑氨基苯基)胺、三聚氰胺、1,3,5‑苯三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482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石表面冰裂纹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禽粪便收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