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3074.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慧;刘伟慈;杨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9/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相比于传统逆导IGBT结构,在集电极侧设置了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同时移除了N‑缓冲层结构。在反向导通状态下,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的横向耗尽使得P‑柱发生穿通效应,触发NPNP晶闸管开启以实现逆导。在正向导通下,集电极侧部分超结横向扩散形成电势势垒层、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作为介质阻挡层,二者共同作用使得电子存储在P‑集电区/N‑柱结附近,直至该PN结导通,极大抑制了snapback现象。同时,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P‑集电区的面积,获得了导通压降的降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明显影响器件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了snapback现象,且获得了低功率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导双极型 晶体管 | ||
【主权项】:
1.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元胞结构,每个元胞结构包括N‑漂移区(8)、位于N‑漂移区(8)下方的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位于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下方的集电极结构以及位于N‑漂移区(8)上方的栅极结构和发射极结构;所述的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由水平方向交替排列的N‑柱(6)和P‑柱(7)构成;所述的集电极结构包括P‑集电区(2)、N+短路区(3)、金属化集电极(1)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所述的P‑集电区(2)、N+短路区(3)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并列与金属化集电极(1)的上表面;所述的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包括沟槽氧化层(4)和多晶硅导电填充物(5),所述的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沿垂直方向插入P‑集电区(2)和N+短路区(3)、N‑柱(6)和P‑柱(7)之间;所述的多晶硅导电填充物(5)与金属化集电极(1)短接;所述的栅极结构为沟槽栅,包括栅氧化层(9),多晶硅栅电极填充物(11)和金属化栅电极(12),所述的金属化栅电极(12)位于多晶硅栅电极填充物(11)的上表面;所述的发射极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沟槽栅之间,包括P‑基区(10)、N+发射区(13)、P+区(14)和金属化发射极(15);所述的N+发射区位于发射极结构上表面的两端,N+发射区与栅氧化层(9),P‑基区(10)相连;所述的P+区位于两个N+发射区之间;所述的金属化发射极(15)位于N+发射区与P+区的上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商学院,未经广州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30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三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逆导型门极换流晶闸管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