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7453.3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强;刘豫东;周召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已有的电容器生产中,电容器的成品外观检测主要靠人工完成,存在工作内容单一,工人容易劳累,容易漏检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包括基板、转动主机、电容导槽、主机垫高支架、合格品料盆和次品料盆。优点,本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主机结构简单,采用辊筒带动电容器转动,转动均匀可靠;对电容器的成品外观进行自动检测,克服了现有人工检测存在工作内容单一,工人容易劳累,容易漏检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外观检测 电容器 转动 成品外观 工作内容 料盆 漏检 主机 劳累 合格品 电容器生产 垫高支架 人工检测 主机结构 自动检测 电容 次品 导槽 辊筒 基板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电解电容器外观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301)、转动主机(100)、电容导槽(303)、主机垫高支架(304)、合格品料盆(305)和次品料盆(306),基板(301)水平布置,主机垫高支架(304)设置在基板(301)上,转动主机(100)设置在主机垫高支架(304)上,电容导槽(303)倾斜设置在基板(301)上且位于转动主机(100)的一侧,电容导槽(303)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电容导槽(303)高端为入料口,电容导槽(303)低端为出料口且低端指向转动主机(100)的入料端;合格品料盆(305)放置在基板(301)上且位于转动主机(100)的另一侧用于接收转动主机(100)送出的合格品;次品料盆(306)设置在基板(301)上且位于转动主机(100)的一端端部用于接收转动主机(100)送出的次品;转动主机(100)包括底板(101)、电容器入料导槽(102)、合格品出料导板(103)、第一电机(111)、左立板支架(112)、右立板支架(152)、次品吹出气管(114)、转盘组件(120)、导引罩组件(140)和辊筒驱动电机组件(150),底板(101)设置在主机垫高支架(304)上,电容器入料导槽(102)通过入料导槽支架倾斜设置在底板(101)上,电容器入料导槽(102)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电容器入料导槽(102)高端为入料口且连接电容导槽(303)的出料口,电容器入料导槽(102)低端为出料口且低端指向转动主机(100)的入料端用于将检测电解电容送入转动主机(100);合格品出料导板(103)通过出料导板支架倾斜设置在底板(101)上,合格品出料导板(103)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合格品出料导板(103)高端为合格品入口且指向转动主机(100)的出料,合格品出料导板(103)低端为合格品出口且指向合格品料盆(305)用于将转动主机(100)送出的合格品导入合格品料盆(305)内;左立板支架(112)和右立板支架(152)均设置在底板(101)上且之间设置间距,次品吹出气管(114)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左立板支架(112)上的进气孔内,次品吹出气管(114)位于左立板支架(112)的外侧;第一电机(111)水平设置在左立板支架(112)的外侧面上且第一电机(111)的电机轴贯穿左立板支架(112)并伸出;转盘组件(120)通过键设置在第一电机(111)的电机轴上且转盘组件(120)位于左立板支架(112)的内侧;导引罩组件(140)固定连接转盘组件(120),辊筒驱动电机组件(150)设置在右立板支架(152)且部分位于右立板支架(152)的内侧部分位于右立板支架(152)的外侧,位于右立板支架(152)内侧的辊筒驱动电机组件(150)位于导引罩组件(140)内;转盘组件(120)包括转盘(121)和至少六个次品吹气孔(124),转盘(121)通过键设置在第一电机(111)的电机轴上并通过销钉限制轴向位置,次品吹气孔(124)均布设置在转盘(121)上且位于同一圆周上;转盘(121)转动使得次品吹气孔(124)与进气孔相通用于将次品吹出;导引罩组件(140)包括端板(141)和导引条(142),导引条(142)的数量与次品吹气孔(124)数量相同,端板(141)呈圆环状,端板(141)同轴固定在转盘(121)上,导引条(142)的截面呈弧形,导引条(142)的圆弧内径大于与端板(141)的内径;导引条(142)分别垂直设置在端板(141)的同一侧端面上,所有导引条(142)均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均布,所有导引条(142)围成一个腔体,每相邻两个导引条(142)之间均构成用于放置电容器(001)的导引槽(143);在相邻两个导引条(142)之间的端板(141)板面上均设置有与次品吹气孔(124)相通的通孔(144);辊筒驱动电机组件(150)包括第二电机(151)和辊筒(153),第二电机(151)水平设置在右立板支架(152)的外侧面上且第二电机(151)的电机轴贯穿右立板支架(152)并伸出;辊筒(153)通过键连接第二电机(151)的电机轴,辊筒(153)位于导引条(142)围成腔体内,置于导引槽(143)内的电容器(001)与辊筒(153)外表面贴合且辊筒(153)转动带动电容器(001)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74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