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异形型腔电解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8248.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华;张盛;左敦稳;余泽;卢文壮;杨振文;苟绍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9/00;B23H11/00;B23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异形型腔电解加工方法,采用阴极杆、阴极组成进给端,并将钛合金工件固定在导电的夹具底座上,在进给端外套设与夹具底座密封连接的背压筒,将电解液依次通过阴极杆的进液孔和阴极的出液孔流至钛合金工件的异形型腔加工表面,并通过机床的主轴推进连接成阴极杆和阴极向钛合金工件进给;电解液通过加工而成的异形型腔流出,并通过背压筒回流。本发明采用夹具底座固定钛合金工件,机床的主轴推进阴极,使得电解加工过程稳定高效,得到的钛合金工件质量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异形型腔 阴极 夹具底座 阴极杆 进给 电解加工 电解液 压筒 机床 电解加工过程 工件固定 加工表面 密封连接 阴极组成 出液孔 进液孔 导电 流出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钛合金异形型腔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阴极杆(2)、阴极(1)组成进给端,并将钛合金工件(100)固定在导电的夹具底座(4)上,在进给端外套设与夹具底座(4)密封连接的背压筒(3),将电解液依次通过阴极杆(2)的进液孔(22)和阴极(1)的出液孔(12)流至钛合金工件(100)的异形型腔加工表面,并通过机床的主轴推进连接成阴极杆(2)和阴极(1)向钛合金工件(100)进给;电解液通过加工而成的异形型腔流出,并通过背压筒(3)回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工件装夹:将钛合金工件(100)固定在夹具底座(4)上;S2)装配进给端和背压筒(3);将背压腔(34)固定在夹具底座(4)上,装配阴极(1)和阴极杆(2)使出液孔(12)和进液孔(22)连通,将阴极杆(2)固定在主轴上,调整机床主轴的位置,使阴极杆(2)和阴极(1)伸入背压筒(3)中;S3)电路连接:机床的主轴通过铜排线连接电源负极,夹具底座(4)通过铜排线连接电源正极;S4)通入电解液:通过进液孔(22)、出液孔(12)通入电解液,使电解液充满夹具底座(4)和背压筒(3)形成的空腔;S5)电解加工:启动机床,机床的主轴推动阴极(1)贴紧钛合金工件(100)的待加工表面,并随着电解不断进给,在钛合金工件(100)上复制加工出和阴极(1)形状相同的异形型腔,加工完毕,阴极(1)退出型腔,完成电解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824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同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电极丝的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