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近红外波段荧光信号的纳米金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4206.8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琦;田筱超然;肖诗逸;何琼;周磊;谭砚文;张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B82Y1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物理单分子荧光增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效增强近红外波段单分子荧光信号的不对称纳米金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不对称金属纳米结构具有多个共振模式,通过调节模式间耦合可以调制“结构‑分子”体系的辐射性质和能量耗散性质,提高荧光分子在辐射波段的量子效率,增强整体的荧光信号。本发明提供的结构设计可满足近红外波段(900‑1700nm)荧光分子的信号增强需求,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高精度、高效率地加工纳米结构,本发明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红外 波段 荧光 信号 纳米 金属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增强近红外波段荧光信号的纳米金属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选用透明的玻璃片作为衬底,用浓硫酸及双氧水混合物对其进行表面清洗;(b)用高纯氮气吹干玻璃薄片,用旋涂法涂覆胶层PMMA,电子束法蒸镀铝膜以增强样品的导电性、提高加工精度,然后在玻璃片合适区域进行电子束曝光,写出设计的纳米结构阵列;(c)用化学溶液浸泡经上述处理的物品,去掉铝膜;(d)用显影液显去结构部分PMMA,显影液预冷至0℃,低温显影30‑40min,所用显影液为MIBK和IPA的混合液,混合液中,MIBK和IPA的重量比为1:(2‑4);(e)用电子束法蒸镀金属层,在显影区域形成金属结构阵列,蒸镀厚度为40‑60nm;再用丙酮浸泡,超声辅助除去多余的金属‑PMMA复合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042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