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8906.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牛文庆;张小兵;孙琪;胡明珠;吴冠仲;陈琰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根据建筑物倾斜变形状况,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值,划分纠倾侧和止倾侧,确定筏板基础开孔区域;计算锚杆静压桩数量;确定锚杆静压桩直径;开压桩孔,设置锚杆;压桩;安装反力架和螺旋千斤顶,静压桩自锁,建筑物止倾;纠倾中,根据建筑物变形情况及时调节螺旋千斤顶的松紧程度,实现建筑物地基柔性变形;注浆,凝固后,完成建筑物地基加固,封堵静压桩,实现建筑物永久止倾加固。该快速止倾方法的加固过程对地基没有扰动,通过螺旋千斤顶和反力装置的调节,保证地基的柔性变形特性,减小了纠倾过程主体结构的二次损伤,降低了纠倾过程的风险;施工周期短,节省纠倾加固的成本;避免了大面积开挖,节能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千斤顶 扰动 建筑物 建筑物地基 锚杆静压桩 柔性变形 静压桩 可调节 地基 变形 建筑物地基加固 松紧 二次损伤 反力装置 过程主体 节能环保 开孔区域 倾斜变形 施工周期 反力架 压桩孔 筏板 封堵 减小 锚杆 压桩 注浆 自锁 开挖 凝固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倾斜的建筑物(1)的倾斜变形状况,计算建筑物(1)回倾的目标值和沉降量,根据纠倾的目标值和沉降量结合土力学地基压缩变形原理计算建筑物(1)的地基变形值,根据计算出的地基变形值划分建筑物(1)的纠倾侧和止倾侧,并在止倾侧的筏板基础(2)上确定筏板基础开孔区域(3); 2)根据建筑物(1)的自重和倾斜状况,计算建筑物(1)止倾侧的地基承载力;锚杆静压桩的承载力为建筑物(1)止倾侧地基承载力的1/3~1/2,根据锚杆静压桩承载力、钢管的规格,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锚杆静压桩的数量;然后,在筏板基础开孔区域(3)上开压桩孔(5),并在每个压桩孔(5)的周边均设置多个锚杆(4);确定锚杆静压桩的直径;3)在同一个压桩孔(5)周边的锚杆(4)上安装压桩架(8),每个压桩孔(5)上均安装一个压桩架(8),压桩架(8)上安装千斤顶(9),然后在压桩孔(5)压桩,形成锚杆静压桩(6),静压桩(6)与压桩孔(5)之间有空隙,锚杆静压桩(6)内预留注浆通道(7),注浆通道(7)的下端位于锚杆静压桩(6)下部的侧壁上,注浆通道(7)的上端位于锚杆静压桩(6)露出筏板基础(2)上部分的侧壁上;4)锚杆静压桩(6)施工完成后,拆除千斤顶(9)和压桩架(8),然后在压桩孔(5)周边的锚杆(4)上安装反力架(10),接着在反力架(10)上安放螺旋千斤顶(11),螺旋千斤顶(11)位于锚杆静压桩(6)上方;通过螺旋千斤顶(11)和反力架(10)对锚杆静压桩(6)进行自锁,实现建筑物(1)的止倾;纠倾过程中,根据建筑物(1)的变形情况及时调节螺旋千斤顶(11)的松紧程度,实现建筑物(1)地基柔性变形;5)建筑物(1)的纠倾完成后,通过注浆通道(7)向锚杆静压桩(6)与压桩孔(5)之间的空隙内注入浆液,直至该空隙内填满浆液,同时,锚杆静压桩(6)内也填满浆液,浆液凝固后,锚杆静压桩(6)和筏板基础(2)固接为一体,完成建筑物(1)的加固,之后,拆除螺旋千斤顶(11)和反力架(10);6)浇筑封锚头(13),封堵静压桩(7)顶部,实现建筑物(1)的永久加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890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