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连续墙塌孔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407.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阜;蒋震;王迪;肖普;张敏;李思远;聂波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6 | 分类号: | E02D17/06;E02D17/08;E02D5/18;E02D13/0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塌孔的处理方法,第一步,确定位置;第二步,钻孔;第三步,观测塌孔区内情况;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清洗塌孔区内土体及残渣;第七步,观测塌孔区内是否清理干净;第八步,对塌孔区进行回填;第九步,待混凝土成型后检测回填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塌孔区上方钻孔,在钻孔内观测塌孔区情况,并通过高压水清理塌孔区内土体,且利用混凝土从钻孔内进行回填,克服了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周边松散土体坍塌导致地连墙的连续性被破坏且难以处理和修复的难题,此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对已建成结构扰动小,可以有效处理地连墙成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地连墙的施工质量,保障了地连墙施工的顺利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塌孔 钻孔 地下连续墙 回填 观测 土体 混凝土成型 成槽施工 施工工期 施工工艺 松散土体 有效处理 质量问题 扰动 高压水 成槽 施工 混凝土 清洗 坍塌 修复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连续墙塌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地连墙成槽过程中周边松散软弱土体发生塌孔,检测人员发现并初步探测到大概塌孔位置;第二步,用混凝土钻机从地连墙上表面垂直向塌孔区域钻孔,钻入塌孔区后将微型红外摄像机伸入钻孔内;第三步,通过与微型红外摄像机连接的显示器查看地连墙内壁和塌孔区的情况,确定钻孔是否钻入塌孔位置,同时精确确定塌孔区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将微型红外摄像机移出;第四步,在距钻孔3‑4m处修建一个装满清水的蓄水池,将两根导管往下伸入到塌孔区,其中一根导管作为冲洗管,另一根作为抽排管,抽排管的下端伸入到塌孔区底部,冲洗管的下端高于抽排管的下端;第五步,在冲洗管上连通第一泥浆泵从蓄水池中往塌孔区内注入高压水,塌孔区的土体废渣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形成流动性的泥水混合物,在抽排管上连通第二泥浆泵,利用第二泥浆泵通过抽排管将塌孔区域内的泥水混合物抽出;第六步,当观察到抽排管抽出来的泥水混合物开始变得清澈时,将连接蓄水池工作的第一泥浆泵关闭,停止往塌孔区输送清水,继续利用第二泥浆泵将塌孔区域内的残留水抽出;第七步,当塌孔区的水抽完之后,将微型红外摄像机伸入钻孔内,确定塌孔区土体废渣清洗干净后,将微型红外摄像机、冲洗管和抽排管移出钻孔;第八步,利用现浇混凝土对塌孔区和钻孔进行回填,使用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防止出现气泡空洞;第九步,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成型后,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仪检测对混凝土的填充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填充的密实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584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