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0395.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陈雨;胡文宇;刘禹彤;袁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金属醇盐(乙酸铜和乙酸锌)及酸盐(硝酸银)为原料,将其溶于溶剂中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最后经过干燥和热处理过程能制备得到颗粒尺寸较为均匀、纯度高的铜银共掺杂的纳米氧化锌。本发明通过在氧化锌中掺杂铜和银,在提高纳米氧化锌光催化活性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氧化锌 共掺杂 铜银 制备 光催化剂 空间结构 光催化活性 热处理过程 金属醇盐 凝胶法 硝酸银 氧化锌 乙酸铜 乙酸锌 溶剂 凝胶 酸盐 掺杂 | ||
【主权项】:
1.作为光催化剂的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搅拌条件下,于55~65℃将硝酸银、乙酸锌、乙酸铜和稳定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所得溶液经静置、干燥至呈凝胶状态得到湿凝胶,所得湿凝胶于180~220℃烧结20~40min后继续升温至450~650℃烧结160~240min即得到铜银共掺杂纳米氧化锌;所述硝酸银、乙酸铜、乙酸锌的摩尔比为(0.03~0.005):(0.002~0.05):(0.97~0.92);所述稳定剂与乙酸锌的体积与质量之比为(0.58~0.60):1,体积以mL计,质量以g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603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