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胶纳豆糕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2968.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绪明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33/00;A23P20/25;A23P30/25;A23L3/35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胶纳豆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制造领域,该阿胶纳豆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阿胶10‑20份,黄豆100‑120份,黄酒2‑5份,细砂糖5‑10份,麦芽糖2‑6份,麻油3‑8份,其制备方法为取黄豆蒸煮后过滤得黄豆及黄豆液,将黄豆捣碎成黄豆糊,并制取阿胶浆,添加细砂糖与麦芽糖炒制黄豆糊成黄豆泥,取黄豆泥发酵,并将黄豆液与阿胶浆发酵,将未发酵的黄豆泥包裹于阿胶纳豆混合物外表面,挤压成型后得阿胶纳豆糕。本发明通过在转盘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放置板,并在挤压板底部的两端皆设有电磁铁,可以便于在对阿胶纳豆糕进行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实现对磁性分隔筒的放置与收集,便于对阿胶纳豆糕内部內馅与未发酵黄豆泥的分隔,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阿胶 黄豆 纳豆 发酵 麦芽糖 制备 黄豆糊 细砂糖 电磁铁 混合物外表面 自动化生产 捣碎 挤压成型 加工成型 间距均匀 生产效率 食品制造 重量份数 麻油 放置板 分隔筒 挤压板 黄酒 炒制 分隔 蒸煮 制取 转盘 过滤 | ||
【主权项】:
1.一种阿胶纳豆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阿胶10‑20份;黄豆100‑120份;黄酒2‑5份;细砂糖5‑10份;麦芽糖2‑6份;麻油3‑8份;上述阿胶纳豆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挑选后的黄豆加水浸泡15‑20小时后进行蒸煮,蒸煮后的黄豆以及黄豆液过滤后分类放置,(2)取步骤1中所得的黄豆进行捣碎成糊状后得到黄豆糊,(3)取阿胶块粉碎,加入黄酒后进行搅拌,加热蒸煮浓缩后得到阿胶浆,将阿胶浆杀菌后备用,(4)将麻油放置于炒锅中进行加热,取步骤2中所得的黄豆糊进行炒制,并在炒制的过程中添加细砂糖与麦芽糖,水分蒸发后制得黄豆泥,(5)用步骤4中所得的黄豆泥取3/4的量添加枯草杆菌后在35‑40℃下进行保温发酵,剩余的1/4步骤4所得的黄豆泥杀菌后备用,(6)取步骤1中所得的黄豆液添加至步骤3中所得的阿胶浆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添加枯草杆菌后在35‑40℃下进行保温发酵,(7)取步骤5中发酵后的黄豆泥与步骤6中发酵后的阿胶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等量压制成內馅,(8)将步骤7中所得的內馅等量挤出后取步骤5中预留的1/4黄豆泥包裹在內馅外侧,压制成型后制成阿胶纳豆糕,上述制备方法中对物料进行压制成糕体时采用了一种糕体加工机,其结构如下:包括壳体(1)、挤压板(4)、转盘(5)、传动带(12)、挤压桶(19)、第一物料罐(23)和第二物料罐(24),所述壳体(1)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通过轴承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22),两端第一转轴(22)位于壳体(1)内部的同一高度位置处,所述第一转轴(22)的两端皆设有链轮(10),所且壳体(1)内部两端第一转轴(22)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链轮(10)外侧皆包裹有链条(18),所述壳体(1)内部两侧链条(18)之间等间距均匀焊接有挤压桶(19),所述挤压桶(19)的内部设有挤压槽(26),且挤压桶(19)底端内部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磁块(27),所述链条(18)正上方的壳体(1)内部顶端焊接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端焊接有挤压板(4),且挤压板(4)底部的两端皆焊接有与磁块(27)磁性相反的电磁铁(7),所述挤压板(4)与链条(18)之间的壳体(1)内侧壁一侧焊接有隔板(9),所述第一气缸(6)下方的隔板(9)上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上等间距均匀布置有4个放置板(21),且放置板(21)上皆竖直放置有与电磁铁(7)磁性相反的磁性分隔筒(3),所述第一气缸(6)一侧的壳体(1)内部顶端焊接有第二气缸(2),所述第二气缸(2)的输出端焊接有与挤压槽(26)相配合的挤压块(20),所述壳体(1)外侧壁靠近第二气缸(2)一侧的底端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位置处的壳体(1)内部设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外侧包裹有传送带(12),所述传动带(12)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17)外侧,且传送带(12)的外侧包裹有海绵套(15),所述传送带(12)一侧的壳体(1)内部底端设有第二电机(11),且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分别与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16)相连接,所述壳体(1)外侧壁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焊接有第一物料罐(23),所述第一物料罐(23)的内部设有第二物料罐(24),且第二物料罐(24)的外侧壁与第一物料罐(23)的内侧壁之间对称焊接有连接板(36),所述第一物料罐23的顶部设有固定架(38),所述固定架(38)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第三气缸(28),所述第三气缸(2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物料罐(24)内部并设有第一活塞(30),所述第三气缸(28)外侧的固定架(38)内部顶端对称焊接有一对第四气缸(29),且第四气缸(29)的输出端皆延伸至第二物料罐(24)外侧的第一物料罐(23)内部并设有第二活塞(37),所述第一物料罐(2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料管(13),所述第二物料罐(2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输料管(35),所述第二输料管(35)远离第二物料罐(2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料管(13)内部,所述第二输料管(35)外侧壁与第一输料管(13)的内侧壁之间等间距均匀布置有3个固定板(34),且第一输料管(13)与第二输料管(35)远离第一物料罐(23)和第二物料罐(24)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链条(18)与转盘(5)之间位置处,所述第一物料罐(23)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料管(33),所述第二物料罐(24)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料管(31),所述第二进料管(31)远离第二物料罐(2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物料罐(23)外侧,且第一进料管(33)与第二进料管(31)上皆安装有电磁阀(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绪明,未经黄绪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529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胶纳豆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膳食纤维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