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级热电制冷机参数基于响应量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7339.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徐夏雨;王璐;王亚萌;高洋;敖良波;岳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级热电制冷机参数基于响应量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通过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级热电制冷机的设计参数的波动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计算了设计参数的全局灵敏度主指标与总指标。热电致冷机在实际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设计参数往往是波动的。全局灵敏度分析可以指导设计人员进行合理的参数设计和资源分配,将设计参数波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提高系统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灵敏度分析 设计参数 热电制冷机 两级 全局 方差 不确定性环境 参数设计 热电致冷 系统性能 制冷性能 资源分配 灵敏度 总指标 响应 制造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两级热电制冷机参数基于响应量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两级热电制冷机模型所述的两级热电制冷机模型由第一层的n对P‑N半导体元件和第二层的m对P‑N型半导体元件组成,第一层顶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以及第二层底部均由传热、电绝缘材料连接,以保证第二层的放热温度等于第一层的吸热温度;第一层和第二层半导体之间为串联结构;热电制冷机工作于高温热源TH和低温热源TL之间,热电制冷机热端温度为T1,冷端温度为T2,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连接层温度为Tm,并且热电制冷机与高、低温热源间的传热速率有限,热电制冷机从低温热源的吸热量为QL,向高温热源的放热量为QH,k1、k2、F1、F2分别为热电制冷机与高温热源以及热电制冷机与低温热源之间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面积,P为输入功率;假定热电制冷机与热源之间的传热服从牛顿传热规律,即QL=k2F2(TL‑T2) (1)QH=k1F1(T1‑TH) (2)而对于每层热电单元而言,其冷、热端的热量分别为QL=m[αIT2‑0.5I2R‑K(Tm‑T2)] (3)Qm=m[αITm+0.5I2R‑K(Tm‑T2)] (4)Qm=n[αITm‑0.5I2R‑K(T1‑Tm)] (5)QH=n[αIT1+0.5I2R‑K(T1‑Tm)] (6)式中α=αP‑αN,αP、αN分别为P、N型半导体臂的Seebeck系数,I为工作电流,R为每个热电单元中两电偶臂的总电阻,K为两电偶臂的总热导率;步骤2:热电制冷机的性能分析由式(4)、(5)可以解得中间连接层温度Tm,由Tm和式(l)、(3)及式(2)、(6)联立求解得到热电制冷机的热、冷端的温度,再代入式(1)和(2)中,即可求得放热量QH和制冷量QL:![]()
热电制冷机的输入功率和制冷系数分别为式中P=QH‑QL,ε=QL/P,可以求得两级半导体热电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式中:M=m+nN=n‑mZ1=k1F1+nK‑nαIZ2=k2F2+mK+mαIX=0.5I2RTmn=mTL+nTHY=αIN+KMW1=k1F1Tmn+mnKTL‑mnαITL+Xn2W2=k2F2Tmn+mnKTH+mnαITH+Xm2步骤3:基于响应量方差对热电制冷系统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将关于热电制冷系统性能参数对参数制冷量QL和制冷系数ε这两个关键输出对输入变量α、K、R、TL、TH、I、k1、k2、F1和F2分别进行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分析,具体过程如下:(1)根据已知的输入自变量X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抽取两组样本记为矩阵A、B,每组样本数为N,N=10:![]()
(2)矩阵B中的第i列被矩阵A中的第i列替代后形成矩阵Ci,即:
(3)分别计算得到输入样本为A、B、Ci对应的输出矩阵,记为![]()
和
(4)计算输入变量Xi的基于方差的全局灵敏度主指标和总指标分别为:![]()
式中,g0是矩阵yA的期望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73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