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皮给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负载川芎油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7744.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德;岑延祐;吴伟;李荣;吴辉;程楷丽;饶炼;李家锐;陈宏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236 | 分类号: | A61K36/236;A61K9/52;A61K9/51;A61K47/36;A61K47/1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舒胜英 |
地址: | 5104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给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负载川芎油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赖氨酸溶于溶剂,碱性条件下水浴搅拌回流,并滴加环氧氯丙烷,脱水重结晶得赖氨酸环氧丙烷中间体;将溶壳聚糖与赖氨酸环氧氯丙烷中间体反应得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后,再加入川芎油在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混合反应,川芎油负载于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表面,得目的纳米载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特别适应于制备具有长循环、可生物降解、控释缓释的治疗药物。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为圆形颗粒,颗粒规则无粘连,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且毒性低,同时载药伴随材料的降解被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较长时间的治疗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川芎油 纳米载体 赖氨酸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赖氨酸衍生物 环氧氯丙烷 经皮给药 壳聚糖 无水乙醇溶液 可生物降解 血液相容性 中间体反应 环氧丙烷 缓慢释放 混合反应 碱性条件 搅拌回流 颗粒规则 细胞毒性 圆形颗粒 治疗效果 治疗药物 长循环 纳米粒 重结晶 粘连 溶剂 滴加 缓释 降解 聚糖 控释 载药 治疗 脱水 下水 | ||
【主权项】:
1.一种负载川芎油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持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赖氨酸环氧丙烷中间体的制备:将赖氨酸溶于溶剂,碱性条件下水浴搅拌回流,并滴加环氧氯丙烷溶液,搅拌至溶液澄清,脱水重结晶,洗涤、干燥得赖氨酸环氧丙烷中间体;2)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将溶胀的壳聚糖溶于水中,碱性条件下水浴搅拌回流,并滴加入赖氨酸环氧氯丙烷中间体溶液,反应完全后,将产物脱水重结晶,洗涤、干燥得到聚糖/赖氨酸衍生物;3)负载川芎油纳米载体的制备:将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与川芎油在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混合反应,川芎油负载于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表面,从而得到壳聚糖/赖氨酸/川芎油复合纳米粒子这一包覆产物,即负载川芎油纳米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77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