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分散性含油海藻酸钙微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638.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牟川淋;邓淇铮;胡佳欣;余亚兰;王林元;邓洪波;肖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8L91/00;C08L5/04;C08K5/101;C08J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单分散性含油海藻酸钙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微囊包载物的内油相流体通过注射管注入微流控装置的过渡管中,将含有钙离子络合物的第一水相流体和含有葡萄糖酸‑δ‑内酯第二水相流体经双入口液体混合器混合后注入微流控装置的过渡管中,将外油相流体注入微流控装置的收集管中,在过渡管中形成单分散的油/水乳液,油/水乳液进入收集管中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复乳,收集油/水/油复乳,静置,葡萄糖酸‑δ‑内酯自水解释放出的H+与钙离子络合物反应释放出Ca2+,Ca2+与海藻酸钠发生交联反应生成海藻酸钙凝胶,即得含油海藻酸钙微囊。本发明是方法可以在避免微囊内部物质失活或变性的同时更好地控制微囊形貌。 | ||
搜索关键词: | 微囊 微流控装置 海藻酸钙 过渡管 含油 油/水乳液 单分散性 葡萄糖酸 单分散 钙离子 络合物 收集管 流体 内酯 制备 混合器 形貌 海藻酸钙凝胶 海藻酸钠 交联反应 流体通过 流体注入 入口液体 物质失活 释放 微囊包 注射管 变性 水解 载物 | ||
【主权项】:
1.一种单分散性含油海藻酸钙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内油相、第一水相、第二水相和外油相流体①配制内油相流体将活性物质溶解剂、苯甲酸苄酯和油溶性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内油相流体,活性物质溶解剂和苯甲酸苄酯的总质量与油溶性乳化剂的质量之比为1:(0.02~0.08);将油溶性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溶解剂、苯甲酸苄酯和油溶性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内油相流体,活性物质溶解剂和苯甲酸苄酯的总质量与油溶性乳化剂的质量之比为1:(0.02~0.08);将油溶性活性物质、苯甲酸苄酯和油溶性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内油相流体,活性物质和苯甲酸苄酯的总质量与油溶性乳化剂的质量之比为1:(0.02~0.08);该步骤中所述的活性物质溶解剂为油类物质;②配制第一水相流体将氯化钙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于水中并调节pH值至6.8~7.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氯化钙反应形成钙离子络合物并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海藻酸钠和水溶性乳化剂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第一水相流体;第一水相流体中,氯化钙与水的质量比例为(0.004~0.0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氯化钙的摩尔比为(1.05~2):1,海藻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0.01~0.06):1,水溶性乳化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005~0.020):1;③配制第二水相流体将葡萄糖酸‑δ‑内酯溶解于水中即得第二水相流体;第二水相流体中,葡萄糖酸‑δ‑内酯与水的质量比为(0.01~0.02):1;④配制外油相流体将油溶性乳化剂溶解于大豆油中即得外油相流体,外油相流体中油溶性乳化剂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0.02~0.08):1;(2)制备含油海藻酸钙微囊将内油相流体通过注射管注入微流控装置的过渡管中,将第一水相流体和第二水相流体经双入口液体混合器混合后注入微流控装置的过渡管中,将外油相流体注入微流控装置的收集管中,在过渡管中形成单分散的油/水乳液,油/水乳液进入收集管中形成单分散的油/水/油复乳,收集油/水/油复乳,静置,葡萄糖酸‑δ‑内酯自水解释放出的H+与钙离子络合物反应释放出Ca2+,Ca2+与海藻酸钠发生交联反应生成海藻酸钙凝胶作为微囊囊壁,即得含油海藻酸钙微囊;(3)洗涤分离出含油海藻酸钙微囊并用水进行洗涤;步骤(1)通过调整内油相流体的组成使内油相流体的密度与步骤(2)中第一水相流体与第二水相流体经双入口液体混合器混合形成的水相的密度的差异不超过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963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