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5509.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峰;王贺武;欧阳明高;周安健;张亚军;苏岭;李成;李建秋;卢兰光;金国庆;刘波;杨辉前;洪木南;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万明春;徐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85;G01K13/00 |
代理公司: | 11606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通过结合内燃机的燃烧理论模拟生成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根据所述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分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过程,从而可以全方位的认识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热失控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反应模式 分析模型 分析 理论模拟 内燃机 燃烧 申请 | ||
【主权项】:
1.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00,提供测试电池,获取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nS200,基于所述测试电池发生热失控全过程中的表面温度模拟生成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所述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确定了所述测试电池在热失控不同阶段的界限温度,所述界限温度将所述测试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分为诱导期、慢反应期、快反应期以及后反应期;/nS300,基于所述自加速反应模式分析模型中的所述界限温度,判断动力电池所处的热失控过程,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过程至少包括所述诱导期、所述慢反应期、所述快反应期以及所述后反应期中的任意一种。/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455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