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TO小车横向碳刷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0431.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恋贵;董安光;谭华;秦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ITO小车横向碳刷传感装置,横梁下表面中部垂直设置上支柱,上支柱的下端与安装管的上表面中部之间垂直设置下支柱,安装管的两端均设置横向的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内设置弹簧,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安装管的两端端面下部设置半圆形的下管,下管的上方设置半圆形的上管,上管一侧与下管一侧结合面之间对称设置一对合页,上管另一侧与下管另一侧结合面之间均匀分布一对卡扣,上管与下管之间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圆柱体的碳刷棒,下管一侧下部设置水平向的线槽,下管的底部设置固定架,固定架的下端设置车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制造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下管 上管 圆柱形空腔 安装管 传感装置 垂直设置 小车横向 固定架 结合面 上支柱 弹簧 碳刷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两端端面 制造成本 后挡板 前挡板 上表面 水平向 碳刷棒 下表面 下支柱 横梁 合页 卡扣 省力 省时 线槽 生产成本 车轮 | ||
【主权项】:
1.一种ITO小车横向碳刷传感装置,是由:横梁(1)、上支柱(2)、下支柱(3)、安装管(4)、后挡板(5)、前挡板(6)、弹簧(7)、碳刷棒(8)、上管(9)、下管(9.1)、卡扣(10)、线槽(11)、固定架(12)、车轮(13)、螺栓(14)构成;其特征在于:横梁(1)下表面中部垂直设置上支柱(2),上支柱(2)为下端敞开的空腔圆柱体管,上支柱(2)的下端与安装管(4)的上表面中部之间垂直设置下支柱(3),下支柱(3)为空腔圆柱体管,下支柱(3)的上端位于上支柱(2)的下端内,上支柱(2)下端两侧的预留孔与下支柱(3)上端两侧的预留孔同轴设置螺栓(14),下支柱(3)通过螺栓(14)与上支柱(2)连为一体,安装管(4)的两端均设置横向的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内设置弹簧(7),弹簧(7)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挡板(6)和后挡板(5),后挡板(5)和前挡板(6)均为圆形,安装管(4)的两端端面下部设置半圆形的下管(9.1),安装管(4)与下管(9.1)一体成形,下管(9.1)的上方设置半圆形的上管(9),上管(9)与下管(9.1)之间构成圆柱形空腔,上管(9)与下管(9.1)之间的圆柱形空腔与安装管(4)的圆柱形空腔相通,上管(9)与下管(9.1)之间的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安装管(4)的圆柱形空腔的直径相等,上管(9)一侧与下管(9.1)一侧结合面之间对称设置一对合页,上管(9)以一对合页的连接轴为中心转动,上管(9)通过一对合页与下管(9.1)连为一体,上管(9)另一侧与下管(9.1)另一侧结合面之间均匀分布一对卡扣(10),卡扣(10)由扣环和固定块构成,卡扣(10)的扣环设置于上管(9)另一侧,卡扣(10)的固定块设置于下管(9.1)另一侧,所述的扣环与固定块对应扣合,上管(9)与下管(9.1)之间的圆柱形空腔内设置圆柱体的碳刷棒(8),碳刷棒(8)的后端端面与前挡板(6)接触,碳刷棒(8)的前端透出上管(9)与下管(9.1)之间的圆柱形空腔,下管(9.1)一侧下部设置水平向的线槽(11),下管(9.1)的底部设置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下端设置车轮(13),碳刷棒(8)上设置导线,导线露出线槽(11)外,上支柱(2)和下支柱(3)为同心圆,安装管(4)、后挡板(5)、前挡板(6)、上管(9)与下管(9.1)之间的圆柱形空腔为同心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504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触线膨胀段自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线束柔性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