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自动膜切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4979.X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章胜华;梁德荣;林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自动膜切线,包括上料带、上料机构、转盘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热压机构、第一膜切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二膜切机构、第三定位机构、第三膜切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四膜切机构、第二热压机构、下料机构及下料带,上料带及下料带分别沿相同方向设置于第一机架及第二机架上;转盘机构设置于第一机架上;上料机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热压机构、第一膜切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第二膜切机构、第三定位机构、第三膜切机构、第四定位机构、第四膜切机构、第二热压机构及下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转盘外侧。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减小了产线空间占用率,实现对电池的自动固定、电池固定与上下料的自动衔接、电池膜切前自动定位。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机构 膜切机构 热压机构 切线 本实用新型 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 转盘机构 电池 上料 下料 产线空间 电池固定 方向设置 自动定位 自动固定 电池膜 上下料 有效地 占用率 减小 转盘 衔接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自动膜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带(2)、上料机构(3)、转盘机构(4)、第一定位机构(5)、第一热压机构(6)、第一膜切机构(7)、第二定位机构(8)、第二膜切机构(9)、第三定位机构(10)、第三膜切机构(11)、第四定位机构(12)、第四膜切机构(13)、第二热压机构(14)、下料机构(15)及下料带(16),其中,上述上料带(2)及下料带(16)分别沿相同方向设置于第一机架(1)及第二机架(17)上;上述转盘机构(4)设置于第一机架(1)上,并位于上料带(2)的一侧;转盘机构(4)上依次间隔设有上料工位(01)、第一定位工位(02)、第一热压工位(03)、第一膜切工位(04)、第二定位工位(05)、第二膜切工位(06)、第三定位工位(07)、第三膜切工位(08)、第四定位工位(09)、第四膜切工位(010)、第二热压工位(011)及下料工位(012);上述上料机构(3)、第一定位机构(5)、第一热压机构(6)、第一膜切机构(7)、第二定位机构(8)、第二膜切机构(9)、第三定位机构(10)、第三膜切机构(11)、第四定位机构(12)、第四膜切机构(13)、第二热压机构(14)及下料机构(15)分别对应设置于上料工位(01)、第一定位工位(02)、第一热压工位(03)、第一膜切工位(04)、第二定位工位(05)、第二膜切工位(06)、第三定位工位(07)、第三膜切工位(08)、第四定位工位(09)、第四膜切工位(010)、第二热压工位(011)及下料工位(012)处;待切膜的电池(A)在上料带(2)上经上料机构(3)运送至上料工位(01)处后,随着转盘机构(4)的旋转,依次完成第一定位、第一热压、第一膜切、第二定位、第二膜切、第三定位、第三膜切、第四定位、第四膜切及第二热压后,在下料工位(012)处经下料机构(15)搬运至下料带(16)自动运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3349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