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打手漏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7387.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才华;李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34 | 分类号: | D01G15/34;D01G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9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手漏底,包括:左弧形托板、右弧形托板、尘棒组件和转动组件。尘棒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左弧形托板右弧形托板,转动组件安装在左弧形托板上。尘棒组件中第二尘棒和第三尘棒的第二间隙大于第一尘棒和第二尘棒的第一间隙;第一尘棒与右弧形托板的顶端距离L1大于第n尘棒与底端距离,以对打手室进行补风,使尘笼凝棉更均匀。每个尘棒分别与转动组件连接,通过旋转,实现尘棒的转动,以利用倾斜的尘棒调整风的流向,使打手室内进入合适风向的风,避免出现堵塞现象,有益于尘笼凝棉。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打手漏底,可向打手室内补充适量的风,提高棉卷内在质量,降低梳棉条重不匀、条干等指标,提高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尘棒 弧形托板 打手 转动组件 尘笼 室内 顶端距离 生产效率 打手室 梳棉条 补风 底端 棉卷 转动 堵塞 风向 补充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打手漏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弧形托板(1)、右弧形托板(2)、尘棒组件(3)和转动组件(4),其中,所述尘棒组件(3)的一端与左弧形托板(1)连接,所述尘棒组件(3)与左弧形托板(1)相互垂直;所述尘棒组件(3)的另一端与右弧形托板(2)连接,所述尘棒组件(3)与右弧形托板(2)相互垂直;所述尘棒组件(3)包括顺次排列的第一尘棒(31)、第二尘棒(32)、第三尘棒(33)和第n尘棒(3n);所述第一尘棒(31)和第二尘棒(3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10),所述第二尘棒(32)和第三尘棒(33)之间形成第二间隙(320),所述第二间隙(320)的宽度大于第一间隙(310)的宽度;所述第三尘棒(33)和第n尘棒(3n)之间的数个尘棒等距排列,排列距离与第一间隙(310)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尘棒(31)与右弧形托板(2)的顶端距离L1大于第n尘棒(3n)与右弧形托板(2)的底端距离L2;所述转动组件(4)安装在左弧形托板(1)上;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连动板(41)、连接杆(43)、旋动杆(44)、旋柄(45)和数个转动件(42);所述连动板(41)安装在左弧形托板(1)上,沿左弧形托板(1)左右滑动;所述尘棒组件(3)中的每个尘棒分别通过对应的转动件(42)与连动板(41)连接;每个尘棒的上顶端与转动件(42)的第一支点(421)连接,每个所述尘棒的下顶端与转动件(42)的第二支点(422)连接,每个尘棒可沿转动件(42)转动;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与连动板(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旋动杆(44)连接,连接杆(43)和旋动杆(44)相互垂直;所述旋动杆(44)的另一端固定旋柄(45),所述旋柄(45)的所在面与连动板(41)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01738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