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9801.X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樊灵美;王化明;王涛;吴国荣;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包括内支撑组件和外防护组件;内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内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承辊、第一固定座、支承块、滑套、撑杆和连杆;内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支撑组件上下分布的固定在岸壁上;外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固定机构,第一防护板位于第二防护板的外侧,第一防护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防护板的长度和宽度,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液压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防撞性能好,在作业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安全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板 内支撑 本实用新型 内支撑结构 防护组件 可调节式 防撞 船舶 防撞性能 固定机构 内支承辊 平行设置 人员操作 上下分布 组件包括 作业过程 智能 固定座 液压杆 支承块 岸壁 撑杆 滑套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其特征为,包括内支撑组件和外防护组件;内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内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承辊、第一固定座、支承块、滑套、撑杆和连杆;第一固定座固定在岸壁上,第一固定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承块,第一固定座与其对应的支承块之间均相互平行的固定两个连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杆上可滑动的套设一个滑套,滑套与支承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滑套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在连杆上;内支承辊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架的外侧端上,第一支撑架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架的内侧端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固定座的导向槽中,导向杆上套设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压设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一固定座之间,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撑杆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撑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相应的滑套上;内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支撑组件上下分布的固定在岸壁上;外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固定机构,第一防护板位于第二防护板的外侧,第一防护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防护板的长度和宽度,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液压杆相连接;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块,缓冲块与内支撑结构对应设置,缓冲块上设有缓冲槽,缓冲槽与内支承辊间隙配合;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长条形结构的第一固定块水平的固定在岸壁上、且位于两组内支撑组件之间,第一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插接条,固定插接条的外壁上向内凹陷的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长条形结构的第二固定块水平的固定在第二防护板上,第二固定块的内壁上设有避让腔,避让腔的外侧与插接通道相连通,第一固定块的固定插接条穿过插接通道设置在避让腔中,固定插接条与避让腔之间存在避让间隙;第一防护板与岸壁之间设有辅助支撑组件,辅助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滑轨和传动杆,第一连接端子固定在第一防护板上,第二连接端子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上,滑轨水平的固定在岸壁上,传动杆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辅助支撑组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四个辅助支撑组件两两对称的设置在第一防护板的上下两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08980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吃水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化学品船扫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