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5704.7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震;谢雪腾;杨光荣;刘方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针对航空、航天等传动机匣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轴承润滑结构,所述结构由上方出油孔、导流筋、挡油板、集油腔、下方进油孔、下方轴承腔、下方出油孔、上方轴承腔组成。采取结构联动润滑方式,如上图2所示,改造后的润滑形式解决了飞溅润滑不充分、轴承损坏、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降低了设备维护和维修费用,保证了装置的连续稳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润滑结构 出油孔 轴承腔 本实用新型 传动机匣 飞溅润滑 润滑方式 润滑形式 设备维护 使用寿命 维修费用 稳定生产 轴承损坏 挡油板 导流筋 集油腔 进油孔 联动 航天 航空 改造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轴承润滑结构,由上方出油孔(1)、导流筋(2)、挡油板(3)、集油腔(4)、下方进油孔(5)、下方轴承腔(6)、下方出油孔(7)、上方轴承腔(8)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方出油孔(1)设在上方轴承腔(8)底部,用于将上方轴承腔(8)内润油排出;导流筋(2)设置在上方出油孔(1)和下方进油孔(5)之间,导流筋(2)配合挡油板(3)收集滑油,并在下方集油腔(4)内形成收集滑油;下方进油孔(5)连接集油腔(4)和下方轴承腔(6),将滑油引导到下方轴承腔(6)内;下方轴承腔(6)收集滑油并润滑轴承;多余的滑油通过下方出油孔(7)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6857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