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的润滑分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947.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林;平子维;黄进;罗运江;吴志清;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的润滑分油装置,包括分油环、定位螺栓和两个弹性密封环;所述两个弹性密封环分别套装在旋转轴的两个环形沟槽内;所述分油环套装在带有弹性密封环的旋转轴上;所述两个弹性密封环紧密配合在分油环的圆形通孔内;所述定位螺栓旋入分油环的沉头孔内,所述定位螺栓螺帽卡入变速器壳体的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代替了变速器的内置油泵装配在变速器内部,配合外置油泵,使得外置油泵全排量散热,同时实现了变速器各部件润滑油的精确分配,制造工艺性强、效率高、可靠性高,为变速器提供了良好的润滑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弹性密封环 分油环 油泵 定位螺栓 本实用新型 分油装置 定位槽 旋转轴 外置 螺帽 变速器壳体 环形沟槽 紧密配合 润滑效果 圆形通孔 制造工艺 沉头孔 润滑油 散热 卡入 内置 排量 旋入 装配 配合 分配 | ||
【主权项】:
1.一种变速器的润滑分油装置,所述润滑分油装置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内部;所述变速器壳体(1)上开有定位槽(11);所述变速器内部的旋转轴(2)上有两个环形沟槽(21);所述两个环形沟槽(21)位于旋转轴(2)上旋转轴进油孔(2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油环(3)、定位螺栓(4)和两个弹性密封环(5);所述两个弹性密封环(5)上皆具有两个能够卡合的卡勾(51);所述两个弹性密封环(5)分别套装在旋转轴(2)的两个环形沟槽(21)内;在弹性密封环(5)套装在旋转轴(2)上时,弹性密封环(5)上的两个卡勾(51)卡合;所述分油环(3)呈圆盘状;所述分油环(3)中心为圆形通孔(31);所述圆形通孔(31)能够和旋转轴(2)相配合;所述分油环(3)内部有一个围绕圆形通孔(31)的环形油腔(32);所述分油环(3)从外径面处开有一个分油环进油槽(33)和一个分油环出油槽(34);所述分油环进油槽(33)与所述环形油腔(32)接通;所述分油环出油槽(34)与所述环形油腔(32)接通;所述分油环(3)的一个底面上开有一个沉头孔(35);所述沉头孔(35)与环形油腔(32)接通;所述分油环(3)通过圆形通孔(31)套装在带有弹性密封环(5)的旋转轴(2)上;所述环形油腔(32)正对旋转轴(2)上的旋转轴进油孔(22);所述两个弹性密封环(5)紧密配合在分油环(3)的圆形通孔(31)内;所述定位螺栓(4)旋入分油环(3)的沉头孔(35)内,所述定位螺栓(4)螺帽卡入变速器壳体(1)的定位槽(11)内,并与定位槽(11)相配合;在定位螺栓(4)的螺帽卡入变速器壳体(1)的定位槽(11)时,所述分油环进油槽(33)正对变速器壳体(1)的进油槽,所述分油环出油槽(34)正对变速器壳体(1)上的出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7159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