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2623.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梅震;方斌;蔡家豪;刘加云;汪俊;黄照明;邱智中;蔡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H01L33/44;H01L33/06;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多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之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侧壁周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设置有粗化结构层。本实用新型在电极的侧壁周围设置反射层级粗化结构层,一方面减少第一电极对光的吸收,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光取出效率,另一方面在电极周围包覆反射层,可以减少金属迁移,防止掉电极,提升LED器件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层 发光二极管 第一电极 本实用新型 粗化结构 反射层 电极 侧壁 衬底 半导体技术领域 多量子阱发光层 反射层表面 光取出效率 第二电极 电极周围 金属迁移 包覆 层级 反射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多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之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侧壁周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设置有粗化结构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926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