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缩水囊式转向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9575.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策;邹仕豪;高航;詹军栋;夏腾;陈露明;陈煜飞;李兮雄;刘官钦;姚喜贵;李玲;涂先库;刘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汪建华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缩水囊式转向柱,具备伸缩柱体及中空状连接柱体,以连接柱体连接车体驾驶室的万向节或转向器,以伸缩柱体连接车体的转向盘,伸缩柱体与连接柱体以键合连接方式形成周向固定结构,使连接柱体随伸缩柱体转动而转动,实现转向功能,还增加缓冲部,受压状态下,伸缩柱体下压冲击缓冲部,压力大于设定值时,伸缩柱体刺破缓冲部释放腔内液体,以缓冲部吸收冲击动能,降低对驾驶人员的伤害,刺破释放液体以防止复位,相对市面上绝大多数此类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理念重新设计结构,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稳定性高,成本低,另外只需更换缓冲部即可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柱体 连接柱体 缓冲部 本实用新型 转向柱 车体 刺破 囊式 转动 缩水 冲击缓冲部 键合连接 受压状态 吸收冲击 循环利用 重新设计 周向固定 转向功能 释放腔 万向节 中空状 转向盘 转向器 驾驶室 动能 复位 下压 驾驶 释放 伤害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可缩水囊式转向柱,具备伸缩柱体及中空状连接柱体,以连接柱体连接车体驾驶室的万向节或转向器,以伸缩柱体连接车体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具弹性内空腔的缓冲部,空腔内充有液体,缓冲部位于连接柱体腔内,伸缩柱体一端插入连接柱体内并键合连接,以周向固定,且伸缩柱体插入端部抵接缓冲部,受到外界压力,伸缩柱体下压并刺破缓冲部以缓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9957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