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4435.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新元;何涛;叶忻泉;梁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1/005;B23K3/08;B23K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自动焊接工艺,其包括机架总成、设置在机架总成上的上料传送装置、设置在上料传送装置输出端的输入装置、设置在输入装置一侧的主传送带、以及依次设置在主传送带上的点锡装置、预冷装置、拍摄装置、锡焊装置、冷却装置、修整装置、出料装置;在主传送带一侧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夹持电器元件的工作机械手。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焊接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自动焊接流水线,自动焊接流水线包括机架总成(2)、设置在机架总成(2)上的上料传送装置(3)、设置在上料传送装置(3)输出端的输入装置(4)、设置在输入装置(4)一侧的主传送带(5)、以及依次设置在主传送带(5)上的点锡装置(6)、预冷装置(7)、拍摄装置(8)、锡焊装置(9)、冷却装置(10)、修整装置(11)、出料装置(12);在主传送带(5)一侧设置有用于夹持电器元件(1)的工作机械手;步骤二,上料传送;借助于上料传送装置(3),首先,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电器元件(1)放置到上料传送带(13)的始端;然后,上料传送带(13)将该上料传送带(13)送至上料传送带(13)的末端;其次,当上料光电传感器(16)感应到位于末端的电器元件(1),上料伸缩挡板(15)伸出,阻挡上料传送带(13)上的后续的电器元件(1)前行;步骤三,上料输入;借助于输入装置(4),首先,输入机械爪(21)夹持位于上料传送带(13)末端的电器元件(1);然后,在对应气缸的驱动下,输入机械爪(21)将其运送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四,点锡;借助于点锡装置(6),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点锡工位;然后,点锡工作机械手(22)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点锡机头(30)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点锡;最后,点锡工作机械手(22)将点锡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五,预冷;借助于预冷装置(7),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预冷工位;然后,冷却工作机械手(33)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冷却风机头(35)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风冷;最后,冷却工作机械手(33)将风冷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六,拍摄检测,借助于拍摄装置(8),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拍摄检测工位;然后,拍摄工作机械手(37)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拍摄CCD头(39)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图片传送给上位机;紧接着,上位机对拍摄图片进行处理;再后来,根据处理后的图片,通过预制程序或人工编程,控制锡焊装置(9)对电器元件(1)进行补锡焊接;最后,拍摄工作机械手(37)将拍摄检测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七,补锡焊接,借助于锡焊装置(9),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补锡焊接工位;然后,工作机械手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按照程序,锡焊装置(9)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补锡焊接;最后,工作机械手将补锡焊接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八,二次风冷,借助于冷却装置(10),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二次风冷工位;然后,工作机械手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冷却装置(10)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二次风冷;最后,工作机械手将二次风冷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九,清除多余焊锡,借助于修整装置(11),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清除焊锡工位;然后,清理工作机械手(40)夹持并旋转该电器元件(1);再次,清理磨头(43)对该电器元件(1)进行清除多余焊锡,同时,清理抽风管(44)经多余焊锡残屑吸走;最后,清理工作机械手(40)将清除多余焊锡之后的电器元件(1)放置到主传送带(5)上;步骤十,输出,借助于出料装置(12),首先,主传送带(5)带动电器元件(1)来到主传送带(5)末端;然后,输出机械爪(48)夹持该电器元件(1);其次,输出下压头(52)通过自重压在该电器元件(1)上方;再次,输出下压冲头(50)在气缸驱动下行并在电器元件(1)对应位置上冲孔;最后,输出机械爪(48)抓取电器元件(1)离开主传送带(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2443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装置
- 下一篇:在线式激光指引返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