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0529.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范海英;莫耀坤;田昊哲;祝丽;郭佳奇;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通过调整支架角度并采用制动螺旋进行初平。打开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当棱镜杆倾斜时激光反射至激光发射接受板的点出现在圆点外,通过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确定极坐标半径及偏角,启动电动马达调整三角形支架基座,确保激光发射接受板点处于圆心点,开启全站仪物镜信号发射器、棱镜信号接收器,开启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带动棱镜杆旋转从动轮工作,通过信号之间传输使信号发生器及棱镜信号接收器之间距离最短达到对准状态,本全站仪棱镜杆装置结构简单轻巧、携带方便、使用可靠、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杆 电脑自动控制 信号接收器 智能全站仪 激光发射 棱镜 接受板 全站仪棱镜 三角形支架 信号发射器 信号发生器 电动马达 调整支架 对准状态 工作稳定 激光反射 系统确定 携带方便 旋转电机 制动螺旋 从动轮 杆装置 极坐标 全站仪 圆心点 主动轮 偏角 物镜 圆点 传输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全站仪棱镜杆装置,包括棱镜杆系统、支架系统、棱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棱镜杆系统包括测点桩(2)、锥体圆弧面(3)、激光反射镜面(4)、棱镜杆锥体(1)、棱镜杆A(51)、棱镜杆B(52)、棱镜杆C(53)、激光发射接受板(7)、棱镜杆套杆(12)、棱镜杆旋转从动轮(13);支架系统包括三角形支架基座(9)、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支架A(61)、支架B(62)、调平推动杆A(101)、调平推动杆B(102)、电动马达A(111)、电动马达B(112)、制动螺旋A(81)、制动螺旋B(82)、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复核水准气泡(16);棱镜系统包括棱镜(17)和棱镜信号接收器(18);测点桩(15)顶面设置为半球形,在半球形顶面内嵌激光反射镜面(4),半球形顶面与棱镜杆锥体(1)底端锥体圆弧面(3)相吻合,棱镜杆锥体(1)与棱镜杆A(51)相连,棱镜杆A(51)与棱镜杆C(53)连接,棱镜杆C(53)与棱镜杆B(52)连接,棱镜杆A(51)顶部安装激光发射接受板(7),棱镜杆B (52)顶部与棱镜(17)连接,在棱镜(17)后面中心位置安装棱镜信号接收器(18);棱镜杆B(52)与三角形支架基座(9)通过棱镜杆套杆(12)连接,在棱镜杆B(52)与三角形支架基座(9)连接位置安装棱镜杆旋转从动轮(13),在棱镜杆套杆(12)两侧安装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三角形支架基座(9)顶面安装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复核水准气泡(16),三角形支架基座(9)两个顶点通过调平推动杆A(101)与支架A(61)连接,调平推动杆B(102)和支架B(62)连接,调平推动杆A(101)与电动马达A(111)连接,调平推动杆B(102)和电动马达B(112)连接,支架A(61)上安装制动螺旋A(81),支架B(62)上安装制动螺旋B(82),电脑自动控制系统(15)与激光发射接受板(7)、电动马达A(111)、电动马达B(112)、棱镜杆旋转电机主动轮(1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305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定位仪
- 下一篇:物理量测量装置、电子设备和移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