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6535.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朱琳;杨习强;罗旭彪;代威力;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许艳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是一种快速、高灵敏性和稳定性的铜离子荧光探针,对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用来定性、定量的检测环境中的铜离子,能够克服现有用于检测Cu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基香豆 素席 夫碱铜 离子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铜离子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化学结构为: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步骤1:化合物A的合成控制化合物Y1、NaH 、溴乙酸乙酯的当量比为2∶2∶3,用DMF做溶剂,化合物Y1与NaH在25℃下反应1小时后,加入溴乙酸乙酯,继续反应6小时,TLC法监测反应进度;待反应完全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3次,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乙酸乙酯,粗产物通过柱层析法用体积比为1∶2的二氯甲烷/石油醚进行提纯,得淡黄色粘稠固体化合物Y2;控制化合物Y2、水合肼的当量比为1∶2,用乙醇做溶剂,化合物Y2 与水合肼在80℃回流反应3小时,TLC法监测反应进度;待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A;步骤2:化合物B的合成化合物Y3、丙二酸二乙酯、哌啶按当量比1∶2∶1计,用无水乙醇做溶剂,化合物Y3与丙二酸二乙酯和哌啶搅拌混合后,在80℃回流反应6h;通过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减压除去乙醇,然后加入体积比为1∶1的浓HCl和冰醋酸,在100℃下反应6h;待反应完全后,冰浴下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7,然后向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得到的有机相分别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再经柱层析法用体积比为1∶2的二氯甲烷/石油醚纯化,得到化合物Y4;按1∶1的体积比计,将DMF滴加到POCl3中,在50℃、N2保护下,搅拌反应30分钟,得到红色溶液;以g∶mL计,控制化合物Y4、DMF的比例为1∶20,将化合物Y4溶于DMF中,然后滴加到红色溶液中,70℃下反应6h;通过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加入NaOH溶液将pH调节至7,析出的橙色固体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再经柱层析法用体积比为1∶2的二氯甲烷/石油醚1:2纯化,得到化合物B;步骤3:化合物C控制化合物A、化合物B的当量比为1∶1,用乙醇做溶剂,将化合物B与化合物A在80℃回流反应4‑6小时,TLC法检测反应进度,待反应完全,旋出乙醇,粗产物通过柱层析法用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石油醚提纯,得到橙色固体化合物C吡唑基香豆素席夫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4653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