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碰撞吸能特性的汽车座椅支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7338.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政平;余成;朱新涛;王春红;杨公可;王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尤健雄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碰撞吸能特性的汽车座椅支架结构,包括坐垫、高度调节装置和安装基座,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有调高驱动组件和两组连杆组件;所述调高驱动组件能够调节并锁定其中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后连杆与后支架之间的转动角度;其特征在于:另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后支架上设有栅格式吸能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栅格式吸能结构吸收在汽车追尾碰撞中乘员对汽车座椅的撞击能量,使得作用到汽车座椅坐垫上的能量被较好的转移到栅格式吸能结构上,确保了汽车座椅坐垫的其他部件,尤其是两侧的坐垫侧板在汽车追尾碰撞中不会发生较大变形,解决了汽车座椅在追尾碰撞中坐垫侧板易变形损坏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坐垫 连杆组件 吸能结构 栅格式 高度调节装置 汽车座椅支架 碰撞吸能 汽车追尾 驱动组件 后支架 侧板 调高 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 安装基座 撞击能量 追尾碰撞 大变形 后连杆 易变形 两组 转动 锁定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具备碰撞吸能特性的汽车座椅支架结构,包括坐垫(1)、高度调节装置和安装基座(2),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有调高驱动组件和两组连杆组件;所述两组连杆组件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并分别安装在所述坐垫(1)左侧的坐垫侧板(1‑1)与所述安装基座(2)之间以及所述坐垫(1)右侧的坐垫侧板(1‑1)与所述安装基座(2)之间,以形成两套平面四连杆机构,即:所述连杆组件包含有前连杆(3)、前支架(4)、后连杆(5)和后支架(6),所述前支架(4)和后支架(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2)上,所述前连杆(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坐垫侧板(1‑1)的前端和所述前支架(4)铰接,所述后连杆(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坐垫侧板(1‑1)的后端和所述后支架(6)铰接,并且,所述后连杆(5)按照上端在后、下端在前的姿态保持倾斜;所述调高驱动组件能够调节并锁定其中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后连杆(5)与后支架(6)之间的转动角度;其特征在于:另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后支架(6)上设有栅格式吸能结构(7),该栅格式吸能结构(7)位于所述后支架(6)与后连杆(5)的铰接位置(6a)的后方,该栅格式吸能结构(7)含有连接块(7‑1)和多条缓冲挡条(7‑2),每一条所述缓冲挡条(7‑2)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后支架(6)和所述连接块(7‑1)固定连接,且每一条所述缓冲挡条(7‑2)均位于另一组所述连杆组件的后连杆(5)的转动平面上,各条所述缓冲挡条(7‑2)沿V方向间隔布置,所述V方向具有由前向后的水平方向分量,使得:在所述后连杆(5)以其上端向下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后连杆(5)能够按所述V方向逐条撕裂所述缓冲挡条(7‑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733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转换为儿童推车的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 下一篇:一种可替换的汽车座椅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