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河流中重金属铅的入海通量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5001.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5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张同铸;刘环;刘红英;秦琪;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F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质模型对河流中重金属铅入海通量进行的表征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步骤:S1收集调查基础数据,包括河流的水文条件、金属铅在入海河流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铅的含量,河流悬浮物属性;S2根据调查的数据,构建四种悬浮态铅与总悬浮物之间的相关性模型;S3基于对流扩散模型,构建河流水溶态铅入海浓度模拟模型;S4基于定量回归模型和水质模型,构建河流四种悬浮态铅入海浓度模拟模型;S5将五种形态的铅入海通量进行求和,表征金属铅在某时段的入海通量;为区域金属铅管理及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数据和建议,为拟定具有针对性的区域金属水污染防控方案提供了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质 模型 河流 重金属 通量 表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水质模型的河流中重金属铅的入海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测定;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河流的水文条件数据、金属铅在入海河流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铅的含量、河流悬浮物属性;所述水文条件数据包括河流主要断面的流向、流速、流量;所述金属铅在入海河流中的存在形态包括水溶解态铅和悬浮态铅,所述悬浮态铅包括酸溶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所述河流悬浮物属性包括总悬浮物的浓度和悬浮物的粒径分布;S2、构建悬浮态铅与总悬浮物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分析统计酸溶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浓度与总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建立酸溶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浓度与总悬浮物之间的定量线性回归模型,给出酸溶态铅、可还原态铅、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浓度与总悬浮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S3、构建河流水溶态铅入海浓度模拟模型:S4、构建河流悬浮态铅入海浓度模拟模型;S5、河流金属铅的时段入海通量的表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2500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