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吉非替尼在制备治疗炎症性假体周围骨溶解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1821.1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耿德春;郭晓斌;柏家祥;葛高然;徐耀增;杨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377 | 分类号: | A61K31/5377;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吉非替尼在制备治疗炎症性假体周围骨溶解药物中的应用,同时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炎症性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应用钛颗粒诱导的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观察吉非替尼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治疗作用,并分析骨溶解的各项指标,从而阐明吉非替尼干预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机制。人工假体长期磨损产生的微小颗粒能上调RANKL的表达,活化RANKL通路,引起破骨细胞活化,目前被认为是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重要机制,而吉非替尼通过抑制此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化,这是吉非替尼对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防治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
搜索关键词: | 骨溶解 假体 吉非替尼 炎症性 活化 人工假体置换 重要机制 治疗 术后 制备 诱导 应用 抑制破骨细胞 药物组合物 磨损颗粒 破骨细胞 人工假体 微小颗粒 作用机制 钛颗粒 颅骨 小鼠 磨损 防治 干预 观察 分析 | ||
【主权项】:
1.吉非替尼在制备治疗炎症性假体周围骨溶解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吉非替尼的化学结构如式(Ⅰ)所示:(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318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