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5553.7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尧;陈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17;C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电解池(8)中的反应电极Ⅰ(5)和反应电极Ⅱ(10)位于电容电极(2)的两侧或另一侧;或在电解池(8)的内壁和底部铺设有电容电极(2),铺设有电容电极(2)的电解池(8)内装有电解液(9),反应电极Ⅰ(5)和反应电极Ⅱ(10)位于电解液(9)中。集流体Ⅰ(3)与电源(1)的正极连接,集流体Ⅱ(6)与电源(1)的负极连接,反应电极本体Ⅰ(7)上析出氢气;或集流体Ⅰ(3)与电源(1)的负极连接,集流体Ⅲ(11)与电源(1)的正极连接,反应电极本体Ⅱ(12)上析出氧气。本发明具有避免气体混合、降低装置成本、提高电解速率和能显著降低电解能耗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电极 电解水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包括电源(1)、电容电极(2)、反应电极Ⅰ(5)、电解池(8)、电解液(9)、反应电极Ⅱ(10)和电解池盖(14);所述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的结构为:电解池(8)和电解池盖(14)间设有密封圈Ⅰ(13),电解池(8)和电解池盖(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解池盖(14)设有集气管(15),集气管(15)与电解池(8)相通;电解池(8)中装有电解液(9),电解液(9)中设有电容电极(2)、反应电极Ⅰ(5)和反应电极Ⅱ(10),反应电极Ⅰ(5)和反应电极Ⅱ(10)位于电容电极(2)的两侧或另一侧;所述双反应电极半电解水装置的结构或为:电解池(8)和电解池盖(14)间设有密封圈Ⅰ(13),电解池(8)和电解池盖(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解池盖(14)设有集气管(15),集气管(15)与电解池(8)相通;在电解池(8)的内壁和底部铺设有电容电极(2),铺设有电容电极(2)的电解池(8)内装有电解液(9),反应电极Ⅰ(5)和反应电极Ⅱ(10)位于电解液(9)中;所述电容电极(2)是由集流体Ⅰ(3)和电容电极本体(4)组成的整体,电容电极(2)的形状为板状或形状与电解池(8)相似,在集流体Ⅰ(3)的一侧或两侧紧贴有所述电容电极本体(4);所述反应电极Ⅰ(5)是由集流体Ⅱ(6)和反应电极本体Ⅰ(7)组成的整体,反应电极Ⅰ(5)的形状为板状、柱状和栅状中的一种,在集流体Ⅱ(6)的一侧或两侧紧贴有反应电极本体Ⅰ(7);所述反应电极Ⅱ(10)是由集流体Ⅲ(11)和反应电极本体Ⅱ(12)组成的整体,反应电极Ⅱ(10)的形状为板状、柱状和栅状中的一种,在集流体Ⅲ(11)的一侧或两侧紧贴有反应电极本体Ⅱ(12);与所述集流体Ⅰ(3)连接的导线穿过电解池盖(14)的导线孔与电源(1)的正极连接,与所述集流体Ⅱ(6)连接的导线穿过电解池盖(14)的导线孔与电源(1)的负极连接;或与所述集流体Ⅰ(3)连接的导线穿过电解池盖(14)的导线孔与电源(1)的负极连接,与所述集流体Ⅲ(11)连接的导线穿过电解池盖(14)的导线孔与电源(1)的正极连接;所述导线孔与对应的导线间设有密封圈Ⅱ(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555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插头清洗剂
- 下一篇:一种3D结构复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